福建消费网

海底捞在包间装监控 采集个人信息需消费者同意

来源:海西晨报 作者:记者 顾婧凌 见习记者朱海钰) 发布时间:2021-03-19 09:45:30    分享到:

海底捞包间天花板角落处装有球状监控设备。见习记者 朱海钰 摄

在包间里吃着火锅、聊着天,却有一双“眼睛”始终盯着你的一举一动,这会让你觉得别扭吗?


  近日,有读者向记者反映,他与朋友在海底捞吃饭时,发现包间内装有摄像头。他的第一感觉是自己的隐私被侵犯了,但商家给出的解释是:这是为了消费者的安全考虑。那么,餐饮店装摄像头到底是业界的普遍做法,还是海底捞的特有现象?餐饮店装摄像头,消费者是否能接受?连日来,晨报记者对厦门一些餐饮企业进行走访,并采访部分消费者,了解他们的看法。


  现象


  包间收取费用

  同样装有监控


  3月15日中午,记者来到位于SM城市广场一期五楼的海底捞门店。此时正是午间用餐高峰,有不少人在此用餐。


  一走进门店大堂,记者就看到用餐区上方安装了成排的球状摄像头,几乎每个餐桌都在监控范围内。店员带记者参观了该门店的两个包间,在包间门边,记者看到了“您已进入监控区域”的提示;进入包间后,记者在天花板角落处,看到了与大厅同样的球状监控装置。


  据店员介绍,包间用餐并没有规定最低消费,但需收取包间费128元/间。随后,门店经理韦先生向记者证实:“不管是大厅还是包间,都装有摄像头。”


  其他餐饮店的包间也装有摄像头吗?记者随机走访,在海底捞的阿罗海店、万象里店,包间内都装有摄像头,并贴有监控提示。而记者走访了另一家餐饮连锁企业老知青,其仅在大厅装有监控设施。记者进入该门店的3个包间内,并没有看到摄像头。


  回应


  监控保障安全

  个人无法调取


  韦先生介绍,海底捞在包间里装监控是从去年年底开始的,部分门店较早安装的监控只有画面没有声音,而新安装的设备集录音摄像一体。为什么要安装这么多摄像头呢?韦先生说:“因为发生过客人物品遗失等事件,为保障双方的权益,餐厅才安装了监控设备。”他还补充道,“安装监控也是为了保障顾客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所以即使客人要求也不能关闭设备。”


  当记者问到他们如何保护消费者的个人隐私时,韦先生则表示:“个人是不能调取监控的,必须要在警方的同意下才能观看,请客人们放心。”


  热议


  有人并不介意 有人感觉不适


  包间内安装摄像头,消费者是否会介意呢?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市民。


  正在用餐的市民林女士表示,她是海底捞黑海会员,经常和家人、朋友在海底捞聚餐,有时也会选择在包间用餐。“包间内有摄像头,这有什么好介意的?包间也是公共场所啊。”在她的眼里,监控是把双刃剑,但看到监控还挺有安全感的。


  市民邱女士则表示不能接受:“选择包间就是想在相对私密的场所用餐,不然为什么要收取包间费呢?有一次在包间里想和男友谈点重要的事,说到一半才发现有摄像头。也不知道被录了什么?有多少人能看到?会不会被泄露?总之让人感觉不是很舒服。”当记者提醒她门口贴有监控提示时,她表示没有注意到,“我们都没发现,说明提示还是不够明显。”


  行业人士则认为,餐饮企业装摄像头多数是为了保护双方的权益。一方面,消费者若在餐厅丢失物品,能通过监控及时找回;另一方面,如果发生消费纠纷,监控也可作为佐证。不过,每家餐饮店的情况不同,大部分餐饮店为了私密和成本考虑,并不会在包间安装摄像头。


  律师


  采集个人信息 需消费者同意


  包间内安装摄像头是否合法?对此,记者咨询了专业人士。


  据相关部门人士分析,若商家将采集到的图像等个人信息用于广告推广等商业用途,则涉嫌侵犯肖像权,消费者可及时拨打12315投诉。但若仅仅是在公共场所安装摄像头,目前尚无法界定是否侵权。


  福建金海湾律师事务所主任郑志宁律师则认为,经营者在自身的经营场所内安装监控,目前并无法律禁止性的规定。但是,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在接受服务过程中享有人身权利不受侵害的权利,而且经营者在提供服务过程中需要收集、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消费者同意。未经过消费者同意擅自进行收集的,则侵犯了消费者的隐私权等人身权利。


  记者手记


  装监控也需有监控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注意到,消费者对“包间内安装摄像头”大多持无所谓的态度。在遍布四周的监控技术里,人们被迫让渡了一部分隐私权,来换取相对的安全和方便。


  在公共场所安装监控设备,的确是保障公共安全的有效措施。但是,这背后涉及的隐私问题也值得重视。个人信息数据存储在哪里?是否被用来营利?是否有泄露的风险?监控不是目的,取得良好效果才是目的。安装监控不仅要明确法律授权依据,还应完善视频监控隐私保护措施,设立相关法规,建立起一套严格的管理机制。(记者 顾婧凌 见习记者 朱海钰)


责任编辑:沙鹏成
首页 | 版权声明 |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公共服务 | 衣食住行 | 日常消费 | 图片 | 视频 | 区域

Copyright © 2020-2029 福建新消费 福建消费网 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福建联合信实律师事务所 邱兴亮律师
闽ICP备20009188号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10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