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数字经济规模 达4600亿元 占GDP比重超过45% 近年来,福州推进 产业数字化与数字产业化 “双轮驱动” …… 数字经济日益成为 引领福州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 福建省“5G+MEC”智慧商业项目落地台江,江阴港区上线首个5G“智慧港口”平台,鼓楼区创建“全省5G应用示范区”……近两年来,5G应用在福州“百花齐放”,得益于数字基础设施的“加码”推进。 2020年,福州市实施 5G基站、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 新基建项目175个 总投资近2300亿元 新基建激发新动能 福州市工业互联网建设 蹄疾步稳 传统产业涌现全新生态圈 发展红利不断释放 在滨海新城临空经济区,从事新能源动力电池结构件生产的福建骏鹏智能制造有限公司已建成5条全智能化生产线,遍布车间的高灵敏度传感器犹如一双双“眼睛”,5G通信网络如同“传输神经”,设备在“智慧大脑”操控下有序运转。 车间负责人邹春基说,“数字赋能工业生产,减少了材料流周转时间与信息流卡滞时间,生产效率提高了2倍,一线操作人员数量减少60%,产品合格率由原来的83%提升到98%,节约能耗20%。” 骏鹏智能的“数字赋能” 是福州市推进 “产业数字化”的一个缩影 在不少行业,数字化应用 不再局限于制造环节 而是打通产、供、销等全流程 产业发展从“制造” 向“智造”不断迈进 福建省纺织龙头企业恒申集团引进国际先进的“SAP ERP”管理系统,生产制造、研发设计、管理营销、物流仓储等各环节数据集成于一体,实现“产、供、销、人、财、物”数据的实时获取。公司有关负责人肖卫民介绍,“根据大数据研判结果,公司科学调整生产经营方向,2020年下半年锦纶、氨纶等产品销售额同比增长15%,在疫情影响下逆势突围。” 恒申集团所在的长乐区,以“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新模式打通产业链、供应链、操作链,打造纺织工业互联平台等4个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近200家当地企业,推动长乐实现全供应链与产品销售的管理与优化,推动制造业向价值链中高端延伸。 数字浪潮澎湃汹涌 福州市布局一批 高水平新兴数字产业集聚区 催生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等新业态 数字产业化不断开拓“新蓝海” 步入发展“快车道” 作为福州大数据产业发展高地 东南大数据产业园 汇集了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 国家东南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等 一批“国字号”项目 带动一批大数据龙头企业集聚 目前,园区累计注册企业569家 注册总资本468.4亿元 福州市大数据委副主任张记欢介绍 围绕数字经济发展,福州市重点培育大数据、物联网、软件、显示和光电五个产业基地,夯实数字产业化发展的“基本盘”。 在高新区 海峡星云智能制造基地全面量产 将开展高端整机 国产化替代与应用示范 在马尾国家级物联网产业示范基地 三大物联网平台全部建成 200多家企业将联手 推进物联网的标准制定、 产品研发、技术应用 福州软件园汇集了800多家 软件信息、光电芯片等领域 新科技企业 致力于打造“中国数谷” …… 福州市擦亮 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的金字招牌 共签约334个数字经济项目 总投资3247亿元 先后引进了百度、阿里、 京东、比特大陆等 数字经济龙头企业 推动华为、腾讯、 字节跳动福建区域总部等 一批重点项目落地 福州市大数据委主任薛博表示 下一步,福州将围绕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持续引进和打造一批新兴数字产业基地,用好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和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平台,培育壮大数字经济,力争2021年数字经济规模占GDP比重进一步扩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