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消费网-福建新消费讯 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位于福州市台江区,紧邻苍霞闽江北岸,总用地面积为476亩, 核心保护范围面积为353亩,其中文保单位16处,登记文物点82处,传统风貌建筑314处。根据市委、市政府力争将“上下杭·金银里”商业步行街打造成“国际知名、国内领先、福建第一”的福州城市新地标的指示精神,台江区商务局立足于职能分工,大力推进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改造提升项目。“上下杭·金银里”商业步行街已于2021年元旦期间开街运营,遵循“高品位、高定位、高站位”的建设理念,对标上海新天地等国内先进商业步行街区,按照“穿越上下千年,归来仍是少年”主题,从品质、文化、景观环境入手,打造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的“一条步行街+五个关键点”,赋予步行街过去与未来并存、传统与时尚交融的环境品质。 优化设计,推进改造提升 一是保护修缮古建筑。上下杭保护修复工作遵循“修旧还旧,保持总体街区格局、风格、风貌不变”的原则和“镶牙式、渐进式、微循环、小规模、不间断”的步骤组织实施。通过对街区居民的搬迁,文保单位、历史建筑的保护修复,不协调建筑的整治改造,市政基础设施的配套完善,文化商业业态的优化提升,逐步把上下杭打造成为具有商业、居住、旅游、文化等复合功能,以及浓厚的福州中西合璧建筑文化特色和典型的福州闽商文化特色的传统街区。街区街区保护修复工程截至2021年6月,累计完成13处文保单位,50处登记文物点,105处风貌建筑及约1万平方米的更新建筑,完工总面积约11.15万平方米。 二是活化利用文保院落。为充分挖掘上下杭街区深厚的商贸文化、会馆文化和民俗信仰文化资源,街区在保护传承历史文化遗产的同时,对文保院落进行活化利用。罗氏绸缎庄作为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将中华传统民俗中的“福乐、福匠、福韵、福传、福人”五福概念贯彻展馆,已于2021年1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已将省级文保单位黄培松故居打造成为福州市美术馆,作为展示我市人文发展成就和历史文化底蕴的重要窗口,2020年9月对外开放,新馆的开放进一步完善了我市美术展馆布局,是丰富人民群众业余生活、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的重要载体;永德会馆已交付永春、德化两县作为永春德化两县文化展示馆。 腾笼换凤,优化业态布局 一是发展首店经济。区商务局坚持统筹规划、提高门槛、严格管握,以“上下杭·金银里”开街为契机,加大招商力度,促进企业与国内外品牌运营商合作,引进更多国内外著名品牌企业、高端商品和时尚品牌,形成品牌集聚效应和辐射带动能力。2021年元旦以来,上下杭金银里首批引进路德维希、AKB48、AMOS ANANDA等10个品牌,其中中国首店3家,福建首店6家。 二是多元融合发展。引导街区在打造购物、餐饮、文化、娱乐、休闲等基本业态的同时,注重丰富街区建设内涵,为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消费者提供多元消费产品,促进多元融合发展。目前街区共对外出租商户108家,出租面积约7.7万平方米。结合上下杭历史文化特点,成功引进钟表博物馆、海丝文化博物馆、金典馆等特色项目以及亚朵酒店、肯德基、麦当劳等各大知名品牌、大型连锁商业项目,引进两家5000万以上商业项目,分别为金辉客栈与青创主题客栈。 多措并举,打造特色街区 一是引进特色美食。以上下杭“金银里”开发为契机,大力引进耳聋伯、尚干小吃、同利肉燕、闽府佳宴等老字号、风味小吃及闽菜,同时引进Tims Hortons、路德维希、漫樱川町、AKB48 CAFE&SHOP等国际品牌餐饮店,打造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高品位步行街,通过线上线下融合、做大夜间餐饮品牌,实现以点带线,以线带面,发展美食经济,推广地方特色美食,提升上下杭“金银里”步行街美食品牌知晓度。 二是亮化街区夜景。上下杭以三捷河作为载体,结合上下杭海丝文化、商贾文化、民俗文化和古建文化等,投资500万元精心打造水秀夜景灯光工程,通过声、光、电、水的形式,利用三捷河、桥梁、树木、两侧建筑等基础条件打造夜色时尚秀,营造有吸引力的夜色旅游。该项目已于2019年10月1日国庆期间正式投入使用并累计吸引了近40万人流量。同时,融合夜游项目,将上下杭的文化游及闽江的观光游等各类主题游相互融合,“夜景+游艇”相互衔接,有机串联历史文化街区及滨江旅游资源,大力提高综合效益。 三是组织策划活动。坚持政府引导、政策推动、市场运作相结合,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结合上下杭历史、文化、风俗、建筑等特征,聘请第三方机构策划各具特色、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如“播在上下杭”超级直播“嗨购节”活动、“全闽乐购·逛夜市”活动的启动仪式等,并且利用元旦、“五一”、端午、七夕、国庆等节庆精心推出各类“非遗+”系列主题活动,通过台江区融媒体等平台,有效宣传上下杭“金银里”的特色亮点。 四是完善配套设施。全面加强上下杭“金银里”周边交通路网等设施项目建设,保证附近交通便利与顺畅。街区500米范围内的主要门户周边设有5个停车场,配建停车泊位1576个,紧邻青年会站、苍霞嘉兴园站、达道站等公交站点及地铁口。计划增设的VIS标识系统与上下杭一级总导览牌、分流指引牌、院落介绍牌、公共信息牌、公厕指引牌、树牌等,已于2021年4月份进场施工。并且配套完善街区的污水排放、垃圾收集及城市公厕等市政环卫设施及措施,改善卫生状况,减少噪声及油烟等污染。引导规范街区周边住宿业发展,开发质优价廉、特色安全的民宿,增加人群对周边住宿的关注度,提高入住率,推动住宿业发展。 五是科学规划布局。树立品牌意识,走精品路子,积极引入知名酒吧、咖啡厅、音乐餐吧以及休闲服装、食品、运动等休闲载体或业态,扩大休闲空间,延长夜间营业,繁荣夜间休闲购物消费。并结合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和苍霞风貌区保护性开发改造,体现“历史与现实”相融合的生活气息。同时,把夜间休闲与文化创意产业有机结合,在休闲中创业,在创业中休闲,大力引进能够反映上下杭商贸发展历史的文化产业,比如沙画、陶器制作、银器制作等互动式体验式新业态,打造出一片富有艺术气息的现代文化创意产业,为上下杭“金银里”注入新能量。 下一步工作举措 一是将继续贯彻落实市政府的规划,立足于把上下杭打造为具有中西合璧闽式建筑文化特色和典型闽商文化特色的历史文化街区,通过发挥现实优势、转化潜在优势、培育新的优势,切实将各项任务落到实处,用事实来说话、拿成果来表明、以实效来检验。根据街区特点,明确努力方向,采取招商修复相结合的运营方式,将街区分为艺术商务区、百业体验区、夜月娱乐区、国际风尚区四个区域,着力塑造“人文双杭、创意双杭、艺术双杭、曲艺双杭、活力双杭”五大特色板块,打造“城市气质”文旅IP。 二是鼓励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结合发展定位,继续做好餐饮首店、酒吧、国际知名品牌等招商入驻,不断充实经营业态,丰富消费层次,打造区域特色。充分挖掘历史文化、特色美食文化、都市商贸娱乐文化,利用历史文化街区、老建筑、老故事等传统文化资源,打造功能设施完备、区域特色鲜明的历史文化街区。 三是发挥主流媒体作用,充分利用融媒体优势,加强对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的正面宣传引导,推送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咨询,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发挥新媒体作用,利用微博、微信、抖音等平台,通过Vlog、短视频、H5、直播等新媒体产品做个性化展示,打造网红打卡点,吸引游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