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消费网-福建新消费讯 近日福建省政府印发了《福建省“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规划》。福建省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三分之一,是福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十三五”以来,福建省工业发展稳中向好,质量效益持续提升,形成了良好的发展基础。“十三五”期间,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7.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6个百分点;工业投资年均增长10.5%,高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速2.8个百分点;技改投资年均增长14.8%。“十四五”是福建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加快新时代新福建建设的关键五年,科学制定实施“十四五”制造业专项规划,更好地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关系全省经济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 《规划》总体可概括为“13913”编制体系。其中,“1”为始终围绕建设先进制造业强省这一主要目标;“3”为全力发展主导产业、优势产业、新兴产业三大门类产业,推动构建“六四五”产业新体系;“9”为实施创新发展等9项重点行动;“13”为组织实施制造业创新中心培育提升等13个重点工程。《规划》主要内容共分为五章。 第一章是发展环境。一是总结发展基础。从规模总量、产业结构、创新能力、质量效益、融合发展、绿色发展、产业集聚、企业实力等8个方面系统总结“十三五”工业发展取得的成效,同时分析了制造业发展存在的短板问题。二是分析发展形势。围绕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等方面要求,对“十四五”期间福建制造业发展面临的形势进行分析研判。 第二章是总体要求。研究提出“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在指导思想方面,提出“十四五”期间要毫不动摇把新型工业化作为现代化的着力点,大力实施“强制造”计划,着力增总量、优存量、促增量、提质量,推动制造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构建产业新体系、培育制造新模式、塑造产业新生态,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强省。在基本原则方面,阐述推动福建制造业发展的实施策略,包括创新引领、高质发展,数字驱动、智能发展,企业融通、集聚发展,优化布局、协调发展,畅通循环、开放发展等五个方面。在主要目标方面,从产业结构、创新能力、质量效益、绿色发展等四个维度提出了20个具体目标。 第三章是发展重点。围绕推动构建“六四五”产业新体系的要求,分行业提出制造业发展重点和优化路径。一是提升发展能级,做强电子信息和数字产业、先进装备制造、石油化工、现代纺织服装等4个万亿主导产业;二是提速转型升级,提升食品加工、冶金、建材、特色轻工等4个传统优势产业;三是提前统筹布局,培育新材料、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生物与新医药、节能环保、海洋高新等6个前沿新兴产业。 第四章是主要任务。针对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任务和需解决的共性问题,提出实施9项重点行动、13个重点工程。即实施创新发展、固链稳链、循环畅通、智造升级、绿色制造、质量标杆、龙头引领、园区提升、闽台产业合作等9项重点行动;实施制造业创新中心培育提升、重点关键技术路径突破、产业基础能力提升、国内国际产业双循环融入、新一代智能制造试点示范、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服务型制造提升、绿色制造体系创建、品牌新坐标塑造、培优扶强龙头企业、中小企业梯度培育、园区标准化建设、千亿产业集群培育等13个重点工程。 第五章是保障措施。从加强组织协调落实、强化项目招引落地、优化资源要素配置、深化营商环境改革、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等6个方面,构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保障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