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消费网-福建新消费讯 为进一步落实落细食品安全和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厦门市集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采取科所联动、部门联合、广泛发动社会各界力量等形式,以六个“强化”,筑牢食品安全和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线,全力保障广大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强化农贸市场监管,严格落实疫情防控管控。强化对辖区农贸市场的监管力度,督促农贸市场开办单位合理设置进出口通道,严格执行“扫码、测温、戴口罩、禁宠物、保持合理间距”等防控措施,落实卫生保洁和消杀制度,实行“一日一清洗消毒”并建立消杀记录台账,禁售活禽和野生动物。加强入场人员流量把控,确保在同一时段接待量不超过最大承载量的50%。同时,制作“厦门市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指挥部〔2021〕第7号通告”提示牌50块,张贴在各农贸市场入口处,强化群众防控意识,落实农贸市场疫情防控工作要求。 强化公共营业场所监管,全面落实暂停营业要求。第一时间召开会议,传达部署防控文件精神,迅速拟定《关于对辖区室内公共场所开展巡查的指导意见》、《关于疫情期间暂停营业的告知书》,指导各市场监管所以网格为单位,采取排查巡查、突击检查、错时监管、夜间巡查等方式,分片包干对辖区所有棋牌室、影剧院、网吧、歌厅、酒吧、台球厅、博物馆、图书馆、健身场所、培训机构等有关室内公共场所开展全面排查。在9月16日晚的科所联动突击检查行动中,集美市场监管局特邀请集美电视台跟踪拍摄,对未落实管控要求的经营主体予以曝光。截止目前,共检查各类需关停经营主体153家,其中日间巡查97家,夜间巡查56家,均未开展营业。 强化零售药店监管,发挥疫情监测“哨点”作用。充分发挥药店发现疫情隐患信息的“哨点”作用,督促零售药店做好测温、扫张贴码、戴口罩等疫情防控相关措施,落实购买“四类药品”实名登记,同时加强与疫情防控相关的药品、防护口罩、消杀用品等药械监管力度,指导药店人员提升排查发现敏感性,呼吁从业人员发挥药店的“宣传点”作用,向群众广泛宣传科普疫情防控和安全用药相关知识,提升广大群众的疫情防控意识,做好各项防护措施。 强化定点酒店食安监管,加大周边外卖检查力度。及时跟进定点隔离酒店的增减变化、供餐情况,组织属地监管所督促指导辖区13家定点隔离酒店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严格落实《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要求,强化食品原料采购、贮存、加工制作、留样及餐具洗消等关键环节管控,确保供餐安全,并指导其严格执行分餐制,避免人员集中就餐,落实相关防控要求。同时,加大定点隔离酒店周边提供网络订餐服务的食品经营单位的食品安全监管力度,倡导无接触配送,并安排食品安全快检车每月开展一次快检,今年来共快检929批次,检测结果均合格。 强化进口冷链食品监管,紧盯“一品一码”追溯。加大涉进口冷链食品企业、第三方冻库“一品一码”的现场抽查、线上核查力度。督促各类进口冷链食品经营者遵守进口冷链食品防控和食品安全要求,落实进口冷链食品“入厦通行码”制度,严格查验“入厦通行码”,执行“凭码入库”“亮码销售”要求,未取得“入厦通行码”的一律不得上市,进口冷链食品追溯信息应做到“应录尽录”,及时上传食品安全追溯信息。今年以来,持续排查全区74家涉进口冷链食品企业、99个冻库,共录入进口冷链食品进销货台账13931条、入库59505吨。 强化规范群体性聚餐管控,指导乡厨发出倡议。第一时间指导集美区乡厨合作社发出《关于响应市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指挥部〔2021〕第7号通告的倡议书》,暂停乡宴接单、主动取消订单,并鼓励乡厨们发挥哨点作用,如有发现大规模群体性聚餐活动,第一时间向属地村(居)报告。与区商务局联合印发《致集美区商超、农贸市场、餐饮企业的一封信》,积极做好辖区内各类餐饮服务单位大规模群体性聚餐劝阻工作。同时,督促餐饮单位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落实索证索票、进货查验、人员健康管理等各项制度,严格规范加工制作环节操作,防范食品安全风险。(通讯员:陈杰 杜建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