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消费网-福建新消费讯 中秋佳节本是万家团圆的日子,但为了切实做好中秋期间的疫情防控、市场稳定和安全工作,龙岩市市场监管局的党员领导干部放弃节假日休息,深入疫情防控和监管一线,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让党旗在市场监管疫情防控和监管一线高高飘扬。 1、强化进口冷链食品监管 加强对进口冷链食品集中监管仓疫情防控落实情况进行检查,重点对进口冷链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落实专柜销售、进货查验、是否有走私进口冷链食品和逃避监管仓行为、一线人员作业防护、核酸检测和疫苗接种等情况开展检查。 2、落实重点场所的疫情防控 外出就餐外出就餐时,要查看商家是否具备相关资质,选择持有有效食品经营许可证的餐饮单位用餐。请文明理性消费,自觉抵制“野生鱼”、“长江鱼”、“江河鱼”等违禁鱼类的行为。 组织开展“餐饮安全你我同查”活动,对中心城区的奶茶店、餐厅(馆)、咖啡馆和茶座三类重点场所的疫情防控和食品安全情况进行检查。监管执法人员检查了野果咖啡馆等14家餐饮服务单位,重点检查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原料进货查验、食品储存、加工制作、餐饮具清洗消毒、厨房环境卫生、场所是否落实“验码、测温、不聚集、戴口罩”、设置“一米线”等情况,督促重点场所落实疫情防控和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在检查中,发现3家餐饮服务单位存在未设置测温点、未落实查验健康码防控措施等问题,个别单位存在超范围经营等食品安全问题。针对检查中发现的26个问题,给予警告处罚1个,现场督促立即整改18个,其余7个问题要求其限期整改。 3、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监管 对龙岩紫金山儿童欢乐园、交发风景小区特种设备进行安全监察,共检查特种设备4台/套,发现问题3个,开具安全监察指令书1份。同时,对管理单位落实疫情防控措施进行了检查,上述两处的管理单位(福建省科鑫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龙岩交发资产运营有限公司)均能落实戴口罩、健康码、行程码查验等措施。 4、加强假日期间食品药品质量监管 一是针对节日食品消费特点,执法人员深入集贸市场、大型超市、糕点零售店等地,重点检查月饼、生鲜食品、肉制品等消费量大、易腐败变质食品,现场查看食品经营主体资格、食品标签标识、从业人员健康证明等方面情况。节日期间共出动执法检查人员800余人次,检查各类食品经营户1100余户,发现问题33个,并发放《疫情防控告知书》1000余份,张贴张贴防疫宣传画80余张。 二是组织对全市月饼市场开展专项监督抽检,抽样地域覆盖新罗区、永定区、上杭县、长汀县、连城县、漳平市。共抽检43批次,其中流通环节次5批次,生产环节(小作坊)23批次,餐饮环节15批次,抽检结果均合格。 三是加大野生动物交易活动的检查力度,中秋期间,全市系统共检查农贸市场、商场超市151个次,检查市场内经营者1889户次,未发现野生动物及其制品销售情况。强化电商平台监测,对野生动物养殖等相关情况进行监测,监控销售野生动物违法行为,共监测排查信息398条,未发现野生动物网络交易行为。 四是组织开展新冠病毒疫苗质量安全检查,严把疫苗人口关、储运关、使用关。加大重点药品监督检查力度,以疫情防控药品、退热止咳药、抗病毒、抗菌素等为重点品种,以药品购销渠道、处方药销售管理等为重点环节,加强监督检查,依法查处违法行为。共检查单位150多家次,要求整改24家次,对落实疫情防控措施不到位的5家药店责令停业整顿。 5、加强高价月饼市场监管 加强对中秋期间高价月饼市场监管,检查人员深入高端酒店、大型商超、电商平台等开展检查,重点检查了经营者资质、索证索票、奢侈品入料、过度包装、高价月饼等销售行为,并就销售过程中的明码标价、价格欺诈、哄抬物价情况进行认真检查。全市市场监管系统共出动执法人员262人次,检查月饼商家、加工企业等260家次。通过检查,全市月饼市场价格正常,未发现未明码标价、价格欺诈、哄抬物价等价格违法行为,全市月饼销售市场总体规范。 6、加强网络餐饮服务的监管 组织执法人员对外卖平台开展监督检查,督促外卖平台落实主体责任,要求严格执行清洁消毒措施;严格餐饮食品包装;开展“无接触配送”;加强从业人员健康管理。中秋期间,共现场检查4家外卖平台疫情防控落实情况,了解从业人员接种疫苗、开展核酸检测情况,发放疫情防控告知书2份。线上检查美团外卖、饿了么平台网店1689户次,下架含有“田鸡”菜品信息4条,责令平台整改2户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