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消费网

泉州银保监分局:引金融活水 助力乡村振兴跑出“加速度”

来源:新福建APP 作者: 发布时间:2022-02-21 05:31:47    分享到:

 2021年,泉州银保监分局切实抓好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将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列入“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抢抓政策机遇,聚力城乡融合,引金融活水助力乡村振兴跑出“加速度”,谱写出服务乡村、惠泽民生的新篇章。

强化监管引领,发出乡村振兴宣言书

铺好“政策路”

联合泉州市委乡村振兴办等5部门印发《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服务乡村振兴的工作意见》,进一步深化农村金融改革,重点围绕乡村产业、乡村建设、公共服务、资产抵押、人才支撑等五大方向,引导更多金融资源投向乡村振兴领域,更好满足农业农村发展多样化的金融需求。截至2021年末,涉农贷款余额4460亿元,同比增长9.23%。

激发“源动力”

督促银行机构完善免责标准、操作规则,适度提高涉农贷款风险容忍度,增强基层经营机构和业务人员“敢贷、愿贷”内生动力。实施正向激励,联合有关部门建立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考核评估工作机制,将辖区37家金融机构纳入考核评估范围,市财政给予评估优秀的机构奖励。

找准“切入点”

针对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堵点问题,鼓励政策性金融、商业金融、合作金融等不同类型机构结合自身市场定位,下沉服务网点,贴近乡村提供差异化、特色化、网格化的金融服务。截至2021年末,辖区县域网点总数1030个,县域小额便民点总数1167个,实现乡镇物理网点、行政村基础金融服务“两个全覆盖”。指导永春县农信社创建全省首个“省农担乡村振兴金融服务点”,为农业主体提供“足不出县”的便利、优惠金融服务。

image

泉州农信系统实现金融助理驻村全覆盖

全力“固成果”

       做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切实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截至2021年末,引导辖区银行机构累计发放脱贫人口小额信贷3.82亿元,为建档立卡脱贫人口发展生产提供资金支持。推动市农业农村局与人保财险签订保险采购合同,为脱贫户提供防返贫保险金共计278.87万元。

多维发力托起,乡村振兴多彩梦

唱响“红色”品牌

       指导泉州农商银行创新推出“红色动力先锋贷”支持党员带头创业致富,截至2021年末,累计授信486户、金额9348万元。南安、安溪监管组党支部与尚卿乡灶美村党支部开展党建“结对共建”,引导安溪农商银行新增“藤飞贷”“电商贷”等特色信贷3900万元,助力其实现从“贫困村”到“淘宝村”的转变,有力地促进当地藤铁产业和电商经济发展。

image

泉州农商银行打造红色支行


展现“绿色”担当

       推动加快构建绿色金融服务体系,优化绿色金融产品,助力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升级。指导银行机构结合安溪、永春、德化水利资源丰富的特点,以水电站取水权作为风险缓释手段,因地制宜推出“取水权”质押贷款,解决水电站运营方无标准抵押物或缺乏担保等问题。截至2021年末,累计授信5.9亿元。

深耕“蓝色”沃土

       推动辖区银行机构聚焦泉州海洋资源优势,专注渔民、渔企金融需求,支持海洋渔业全产业链发展。指导石狮农商银行全省率先成立海洋特色支行,立足地方特色渔业,向产业链下游冻户发放“渔仓贷”贷款,有效解决冻户因反季节储存海产品造成的阶段性流动资金不足问题,缓解仓储难、担保难难题,助力地方蓝色经济可持续发展。截至2021年末,该行为412户冻户渔民成功授信1.78亿元。

擦亮“金字招牌”

       推动泉州普惠金融平台建设,创新农村增信服务方式,实现农户信息建档和信用评级近100%覆盖。2021年末,全市已评定信用乡镇72个、信用村1447个、信用户73.22万户。泉州农商银行通过“征信+”海岛金融服务模式,将惠屿岛打造成“金牌信用岛”,“点信成金”带动村民脱贫致富。

加强金融创新,铺设乡村振兴发展路

挖县域资源禀赋,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引导农业银行泉州分行发挥优势,创新“智动e贷”等产品为7家芦柑龙头企业授信2388万元,助力永春芦柑远销海内外;指导人保财险泉州市分公司推广“茶叶种植保险”,为安溪县20万亩茶叶提供1亿元的风险保障。

数字变财富之路

推动辖区银行保险机构依托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将相关数据转化为金融信息,有效对接金融需求。指导邮储银行泉州市分行围绕晋江市打造“全国乡村治理试点”,创新搭建全省首个“乡村治理积分系统”阳光村务平台。目前该系统已在晋江市黎山村、玉溪村试点,截至2021年末,累计通过该平台受理并成功授信小额贷款784万元。

标志变资信之路

指导泉州农信系统联合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在全省首创地理标志商标质押融资产品,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领域实现了从传统商标、专利向地理标志商标拓展,助力解决乡村产业缺乏抵押担保等难题。目前,已成功向永春闽南水仙、石狮古浮紫菜、洛江虹山红心地瓜、晋江深沪糖芋、惠安余甘、南安高茹芋头6项地理标志商标合计授信1.48亿元。

image

泉州落地全省首笔地理标志商标质押贷款

夯实基础保障,织密乡村振兴保障网

为乡村振兴兜牢保险保障

指导人保财险泉州市分公司在全省率先推出“一元民生”公共卫生安全保险,按照每人1元保费标准,为南安150万常住居民提供“居民传染病救助5万元+应急费用补偿100万元”双重保障。

为乡村振兴兜牢资金保障

       推动加大对泉州市特色现代农业发展专项及金融发展专项资金投入,2021年争取市本级财政预算安排特色现代农业发展专项资金6550万元,用于农业龙头企业贷款贴息、生猪高传染疫病扑杀保险保费补贴等

为乡村振兴兜牢人才保障

引导泉州农信系统实施“百名金融助理驻百村”工程,选聘优秀干部入驻乡镇和村居,激活“党建+金融助理+多社融合”模式,累计派驻金融助理1280人,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强化“银团合作”,联合团市委从全市金融系统选派17名学历高、能力强的优秀青年金融干部到市、县级团委挂职工作,推动建立农村青年创业金融服务站49个,累计发放农村青年创业贷款5.44亿元,带动扶持创业青年1261人。

为乡村振兴兜牢粮食安全保障

推动农发行泉州市分行发挥政策性金融职能,支持粮食购销、增储,目前中储和地方粮油贷款余额合计16.71亿元。指导人保财险泉州市分公司在全省率先推行水稻叠加保险,水稻种植每亩保额达到600元/亩,有力提升农民种植水稻积极性。

来源:新福建APP


责任编辑:沙鹏成
首页 | 版权声明 |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公共服务 | 衣食住行 | 日常消费 | 图片 | 视频 | 区域

Copyright © 2020-2029 福建新消费 福建消费网 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福建联合信实律师事务所 邱兴亮律师
闽ICP备20009188号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10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