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宝直播捡漏恐变上当,“三八”消费指南请拿好! “三八”女神节将至,珠宝消费再掀高潮,珠宝类直播间更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然而,直播间里那些琳琅满目的金银珠宝首饰真的物超所值吗? 因临近节日,不少直播间准备了珠宝专场活动,如限时秒杀、1元秒拍、百元左右翡翠,吸引消费者停驻消费。这本是直播间惯常的营销手法,但避免不了不良商家以此盈利。 陷阱一、金镶玉中只是垫了层金箔纸 有些以消费满多少送金镶玉或低价促销,但其实很多金镶玉的奖品本身价值并不大,作为主石的玉石材质一般采用不值钱的低端料子或边角料,同时金镶玉用的金子虽然纯度高,但只有薄薄一层的金箔,有不少造假商人还会用胶填充金箔与玉石之间的空隙。 陷阱二、贵金属饰品“缺斤短两” 有网友在网络上以纯银价格购买的宣称为‘纯银’的饰品,但实际是铜镍合金或者铜锌合金,也就是俗称的‘白铜’,一点银都不含。甚至,有的18K金饰品,其实是银镀金,二者实际价格差了几十倍。同时,有的直播间主播喜欢用「999」「S925」等说法误导消费者,并且喜欢用‘秒杀’‘福利’作为噱头,让消费者误以为捡漏,实则上当受骗。 金银的价格由本身的供需关系来决定,全国统一但是售价不同,都以重量为单位计算。而且近期贵金属价格居高不下,有的直播间就利用这种工艺上的错觉和对它的夸大来销售,一旦按克重来计算就真相大白了。 陷阱3、玉器颜色是“整容”的 喜欢玉石的爱好者多选择翡翠,殊不知随着造假技术的提高,玉石的颜色造假技术让消费者真假难辨。 以翡翠为例,为了满足消费者对于绿色的喜爱,不法商家对翡翠进行了酸洗和填充的“整容”加工。“虽然B+C早已是老套的造假手段,但随着造假技术的提升,从外观已越来越难以分辨该翡翠是否是天然A货。 想要辨别翡翠是否是A货,“色根”是一个重要观察标准,需要观察颜色分布。然而,造假后的翡翠肉眼难以辨别内部构造,只能依靠专业仪器放大后观察其颜色以及绺裂状态。 提醒广大消费者,如果在直播间购买珠宝首饰,须要求商家提供纸质标签标识或者证书及发票,注意保留相关凭证,以便日后维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