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莆田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疫情防控三组于2022年3月20日晚赴仙游县榜头镇东宫村驻村抗疫,在市县疫情防控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全面落实仙游县“156”社区防控模式。工作组六位同志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累精神,担当尽责,立足村情,推行“四三”工作法,与镇村干部一道,全力以赴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 01、成立三支队伍,构建防控合力 搭建以村为执行主体,市派工作组、镇村共同参与的组织架构,成立三支队伍,明确责任分工,密切合作,共同推进,形成齐抓共管的疫情防控合力。一是成立临时党支部。市派工作组和镇派党员干部联合成立以市市场监管局三组组长林纪民为书记的临时党支部,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统筹推进东宫村各项疫情防控措施落地落细落实。二是成立市镇村联合疫情防控队伍。联合疫情防控队伍下设综合值守、警戒督查、消毒消杀、巡逻宣传、服务保障等五组小组,明确各组工作职责,做到任务明晰、责任到人。发动29位村民参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工作,充实防控力量,形成群防群控工作局面。三是成立疫情防控网格化管理队伍。全村753户,常驻人口1595人,分为4个网格39个单元格,每个单元格管控20户。选优配强每个网格长和单元长,建立微信工作群,畅通沟通交流渠道,确保上级指令及时执行、反馈问题及时处理。 榜头镇党委书记张春志到村慰问检查疫情防控工作 02、建立三个台账,分类精准防控 一是建立常住人员台账。开展“扫楼”、“敲门”行动,通过入户走访、电话寻访等方式,做细做实东宫村实际居住人员摸排工作,逐一摸清户籍人口、外来人口,做好实有房屋、实有人员登记,确保核酸检测一户不少、一个不漏。二是建立重点人群台账。全面排查密接和次密接以及来自上海、吉林、泉州等中高风险地区人员名单,建立“6+1”重点人群台账,确保居家隔离到位、健康监测到位、对象服务到位,及时阻断疫情传播风险。三是建立外出人员台账。逐一核实确认每户家庭外出人员名单,尤其是在上海、吉林、泉州等中高风险地区人员名单,发送信息,温馨提醒做好个人防护,非必要不返莆,减少返程路上的交叉感染风险。 协助村里做好常住人员台账 03、强化三个管控,织密防控防线 一是强化卡口管控。设置硬卡口4个,软卡口1个,工作组与镇村干部一起参与软卡口管控,两人一组,一天三班,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严格落实“六有六查”要求,做好查码、测温、登记等工作,做到村民非必要不出村、外来人员原则不入村。二是强化重点人员管控。每个居家隔离户均帖封条、“六挂一”提示书,建立居家隔离人员领导挂钩制,每日两次不定期上门巡查,严格落实早晚测体温、定期上门核酸、消杀消毒等要求,确保隔离到位、防控到位。三是强化社会面管控。市派工作组6人分3组每天(分上下午晚上三个时段)开展常态化巡逻劝导,村民无事不出户、出门戴口罩。宫庙场所和商店一律关门,全村保留两个出售生活必需品的小卖部营业,做到戴口罩、测体温。开展常态化全区域消杀工作,引导村民遵守防疫要求,培养健康习惯。 04、做好三项服务,坚持以人为本 一是分区分时核酸检测。结合村情,选择开阔场地,设置四处核酸采集场所,村民分队分时轮流就近参加核酸检测。做好现场秩序维护,落实戴口罩、一米线等防控要求,避免人员聚集,五次核酸检测有序开展。二是强化宣教引导。在村主要位置悬挂21条宣传横幅,在卡口设置警示牌广播宣传,村校5个喇叭每天上下午不间断广播,巡逻车不定时上村道宣传防控知识,通过高密度宣传,让疫情防控知识和政策入脑入心,提高村民疫情防控能力和参与防控的自觉性、主动性。三是做好物资保障和特殊人员服务。隔离不隔爱,认真为居家隔离人员提供生活物资代购、药物配送等服务,全面落实“五包一”工作制度;为生活困难群众、留守老人儿童,送去慰问品、生活物资及开展心理疏导等服务,及时解决群众生活实际困难,维护社会安定稳定。社会各界积极为疫情防控提供物资保障,市市场监管局捐赠价值6000元物资,宗教组织、爱心企业村民捐赠现金物资近2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