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面对近40℃的高温,唯有空调才能续命。高温出门需要勇气,不过在有些时候,你可能不得不主动选择出门“炙烤”,比如家里没菜了! 夏季温度高、湿度大、细菌易滋生繁殖,食品容易发生腐烂、变质的情况,那超市的商品流通环节多,会发生上述情况吗?我们能放心购买吗? 近日,福州市市场监管局组织鼓楼区市场监管局同时联合福州电视台新闻110来到山姆超市(杨桥西路店)开展检查。 检查情况如何? 看↓↓↓ 第四课、守护食品流通安全 夏日炎炎,为进一步加强夏季食品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保障群众夏季饮食安全,执法人员对水产品、肉类和冷冻食品(冰淇淋)等3类品种进行重点检查。 执法人员现场对企业进货查验和食品储存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督促经营主体严格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切实履行进货查验和索证索票义务。检查情况总体较好,但是存在部分冷冻商品未达到要求储存温度,冰箱冰柜的温度记录不够完善的问题。 (好奇现场情况?扫码查看↑) 科普小课堂 随着天气越来越炎热,微生物滋生迅速,食物容易腐败变质,发生食源性疾病的风险增高。那么平常在就餐、订餐、购买食品、存放、加工食物应该要注意什么呢? 预防食物风险的基本方法 一、购买食材 选购食材要到证照齐全、管理规范、食品贮存条件良好的正规商超、市场。购买预包装食品时要注意查看标签标识,不购买无厂名、厂址、生产日期、保质期的食品。购买食用农产品时,注意观察是否新鲜,不采购未经检验检疫和来源不明的肉类。不采购来源不明的冷链食品。不采购、食用野生河豚鱼、野生蘑菇、野菜及野果等。 二、注意食物储藏 需要冷藏或冷冻的食品,购买后要避免在室温下长时间暴露,尽快置于冰箱贮存,尽量做到分隔或独立包装,避免交叉污染。剩菜、剩饭要及时冷藏,冷藏时最好用保鲜膜包好,冷藏时间不宜超过24小时,再次食用前要先确认食物未变质并彻底加热。 三、外出就餐 消费者要到食品安全量化分级较高、具有合法资质的餐饮服务单位就餐,不在无证单位订餐、就餐。 四、居家饮食 食品均要烧熟煮透后方可食用,加工制作前要注意检查新鲜度,生食的蔬菜和水果在使用前要充分浸泡、洗净,以去除农残,最好去皮后食用。存放食品时,剩菜剩饭要冷藏保存,放在密闭容器内或用保鲜膜包好,以防食物在冰箱内交叉污染;熟制食品在室温存放时,时间应不超过2小时。 五、网络订餐 应选择证照齐、距离近的餐饮单位进行网上订餐,缩短食品运送时间;收货前查验外卖包装“食安封签”是否完整,如有破损应拒收;收货后要及时检查包装和食材质量,切勿长时间存放;尽量不网购凉菜、生食类等高风险食品。 六、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饭前便后要洗手,不良的个人卫生习惯会把致病菌从人体带到食物上去,如果手上沾有致病菌,再去拿食物,污染了的食物就会进入消化道,引发细菌性食物中毒,从而引起腹泻。不喝生水或不洁净的水。 七、合理饮食 一旦发现食品安全问题,可及时拨打投诉举报电话12315。若就餐后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诊就医。广大市民应增强食品安全意识,注意合理饮食、健康饮食、安全饮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