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下发文件公布全国首批五星市场监管所名单,福州成功入选2所! 01、鼓楼区华大市场监管所 02、仓山区建新市场监管所 以“最强担当”守护“最美窗口” (鼓楼区华大市场监管所) 福州市鼓楼区华大市场监管所位于屏山山麓,毗邻省委、省政府。辖区历史文化底蕴丰厚、商贸繁荣、交通便利,登记在册的市场主体1.2万余户。多年来,该所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围绕“重服务、强执法、抓创新、练内功”四个维度,在优化营商环境、市场环境、消费环境等各项工作屡创新功,以“最强担当”全力守护现代化国际城市“最美窗口”。 华大市场监管所共有工作人员17名,其中党员6名。该所深得群众好评,获赠“为民排忧,心系百姓”等锦旗20余面,获评“鼓楼区三星党支部”等荣誉十余项,涌现出“全省市场监管系统先进工作者”等一批先进典型。 深化党建引领,精队伍练内功 华大市场监管所始终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压紧压实管党治党主体责任,高起点谋划、高标准推进,严格落实五星市场监管所创建要求,不断完善硬件基础设施,配齐配足办公设备、执法装备、服务装备等设备,规范制度机制建设,充实配强人员队伍,全力打造现代化国际城市“最美市场监管所”。 以人民为中心,强宣传重服务 华大市场监管所切实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突出“党建+商建”。成立非公党建指导站,将党建工作向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专业市场延伸。通过多普法、多宣传、多指导,不断提升服务企业水平。进一步转变工作思路和工作理念,把管理寓于服务中,营造更加高效、便捷、暖心的营商环境,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成立全省首家“企业驿站”,打通了利企便民的“最后一公里”。指导永和鱼丸制定全省首个手工鱼丸小作坊食品安全企业标准,推动“非遗”技术传播发展。开展“护河爱水 清洁家园”、敬老爱老、文明劝导等志愿活动近173场次。 探索“智慧+”监管,提效能抓创新 基层市场监管所是市场监管系统最基层的组织,最基本的力量,肩负着为辖区人民美好生活保驾护航的重任。华大市场监管所深化智慧监管,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在全省率先打造“智慧食安”监管平台、“食品安全可追溯云网”“食品从业人员远程教育培训服务系统”等平台,运用电梯物联网、网络餐饮人工智能轮巡监管系统等,实时采集电梯运行状态数据和故障信息,对经营过程中常见的不规范操作和行为进行智能识别,并及时通知经营者、监管人员、监管平台,有效降低监管成本,提高监管效率,持续完善现代化市场监管体系。 多领域全覆盖,强执法保安全 紧盯“整体一流、单项出彩”这一目标,牢守“三品一特”安全底线。推动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建立健全分层分级、层级对应的包保责任清单制度,压紧压实食品安全工作责任。推动药械安全“智慧监管”,以建设首批药品监管能力标准化建设重点培育单位为契机,结合各类专项整治工作,不断优化基层“两品一械”监管业务能力水平。推动特种设备“清网行动”,深入开展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行动,不断强化主体责任落实和特种设备智慧监管,实现特种设备“四个率”均达到100%,“双打”工作考核位列全市第一档。2022年以来,深入开展系列专项整治行动70余次,核查特种设备使用单位118家,累计查办各类案件89起,共有5起案件被省市选为典型案例。其中,查处福州百绿意传媒有限公司虚假宣传案被选为市场监管总局“铁拳”行动典型案例。 花乡卫士 勇攀高峰 (仓山区建新市场监管所) 福州市仓山区建新市场监管所地处素有“花卉之乡”美誉的建新镇,辖区面积3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5万,在册经济主体5.4万户,在编干部6名。近年来,建新市场监管所贯彻落实国家总局及省、市局相关要求,以建设基层标准化规范化示范所(即实现 “监管执法规范化、干部队伍专业化、基础设施标准化、支撑保障信息化” )为契机,擦亮“花乡卫士”党建品牌,在党建“红buff”及市监管“蓝buff”的加持下,先后获评“全国市场监管系统优秀市场监管所”、“福州市知识产权先行保护所”,被省局授予“小个专党建工作指导站”荣誉。 聚焦党建领航,在“固本”上花力气 深化党建领航。以“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为目标,通过落实“三会一课”制度,组织开展支部书记上党课、参观“3820战略工程成就展”、与华威建新花卉产业有限公司共建等党日活动,开展“护河爱水·清洁家园”等志愿服务,扎实开展星级支部建设。 打造党建阵地。充分利用宣传栏、大厅、楼道等有限空间,打造“弘扬红船精神 走在时代前列”、“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等主体宣传阵地,充分体现红色元素。 推进党风廉政。落实一岗双责,形成所长亲自抓、片段长抓落实的工作格局,通过签订党风廉政目标责任书,组织廉政谈话等活动,营造不敢腐、不想腐、不能腐的良好氛围。 聚焦队伍建设,在“清源”上下功夫 强队伍,开展行风建设。结合行风建设三年攻坚专项行动,以“存正心、守正道、养正气”为主题开展提升拓展市场监管系统新风正气福建“名片”工作,全力打造忠诚、干净、担当、专业的市场监管执法队伍。 强标准,规范制度流程。全面提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水平,实现标识标志、功能用房、制度流程、执法装备“四个统一”。制定《所长职责》《段片长工作职责》等9项工作制度,科学设置岗位,明确职责,做到用制度管人管事。同时设立政务公开栏、办事指南、投诉举报办事流程等,推进政务公开、规范业务运行。 强形象,完善执法设施。统一办公场地的装备设施,规范执法车辆等形象标识。严格设置功能用房,设立政务服务大厅、档案室等11个功能用房。配齐各类执法装备,统一配备办案包、执法记录仪、便携式打印机、笔记本电脑、执法车辆等,有效提升执法效能。 聚焦智慧监管,在“创新”上使实劲 建设“一品一码”平台。推进食品安全“一品一码”追溯体系建设,督促企业及时完成食品追溯信息录入与管理,做到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近一年,建新所辖区“一品一码”累计录入1188.8414万条。在全省最大的批零兼营农产品交易市场华威新西营里农产品交易中心建成福建省食品安全“一品一码”可追溯示范点并作为全国、全省现场推进会观摩点。 推广“明厨亮灶”平台。率先在福州最大综合体之一的爱琴海购物广场打造“AR技术+VR网格+物联网+数据共享”技术融合的仓山区“明厨亮灶”服务平台,并在全市推广,通过对后厨食品处理区各功能间“实时在线”、“掌中可视”、“远程可控”的技术,让食安监管从单一现场监管向远程的“物联网”迈进,至目前,全镇共有1341家餐饮企业接入该平台。 融入“智慧网格”中心。扎实推进“数字智治”工程,主动对接融入建新镇智慧网格指挥中心,通过“中心指挥+智慧网格”动态监管的模式,实现问题纠纷的实时化解,有效提升基层治理水平。 聚焦民生关切,在“谋实”上下功夫 打造优质营商环境。引进个体户“智能化”登记自助服务系统,落实“一次性告知”、“最多跑一趟”,努力做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2022年以来,共办理个体营业执照3769户、食品经营许可证1187户。在橘园文化创意园设立福州市首家商标品牌指导站,为园区企业开展一站式服务,通过普及相关法律法规和商标知识,引导市场主体及时申请商标注册、规范商标使用、争创自主品牌,指导企业制定商标发展规划。 严查各类违法行为。积极推进法律“六进”宣传活动,组织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月等大型现场宣传活动,提升辖区公众法律意识。同时,强化监管力度,重拳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2022年以来,检查各类特种设备5550台(套),发放监察指令书25份,闭环150台,立案查处各类违法违法行为92起,罚没款65.4万元。 及时回应群众诉求。全镇共设立消费维权站点7个,2022年以来,共办理12315、12345诉求件及督办件1.7万件,办结率100%,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157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