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福建省分行紧扣支持农业强国建设、乡村振兴等重大战略,聚焦农业农村农民“三农”重点领域,紧盯乡村金融服务的薄弱环节,持续推动政策、资金、服务、科技、人才、知识等金融资源要素下沉乡镇,取得较好成效。12月12日,该行召开金融“六下乡”助力乡村振兴系列第三场集体采访。 福建消费网从中国人民银行福建省分行科技处获悉,金融科技作为赋能乡村振兴的有效手段,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广覆盖、低成本、高效率的金融解决方案。福建省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工作紧紧围绕“促进农村普惠金融、赋能乡村产业振兴、便利农村公共服务、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四个方面开展项目建设。截至目前已筛选出涉农林渔业、公共事业缴费、卫生健康等领域的30个试点项目,并全部投入建设。其中,“基于卫星遥感技术的涉农信贷服务”项目入选福建省首批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应用,并获评人民银行总行金融数字化转型优秀案例。 农村金融服务获得感显著增强。针对农村金融基础设施落后、金融服务供给不足的问题,探索出一条线上线下融合的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新路径。在线下加强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点建设,运用5G、图像识别等技术推动服务设施智能化升级;在线上加快打造“惠农版”移动金融APP,如农业银行福建省分行在掌上银行上线“乡村走透透”金融服务平台,助推蜜柚、莲子、食用菌等特色农产品销售。 农村信贷融资便利性大幅提高。积极推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着力破解涉农主体缺乏抵押担保的融资难题。如,创新运用物联网、卫星遥感等技术实时获取渔业、农业作物种植面积、作物类型和长势等数据,率先在宁德蕉城区推出“鱼排养殖贷”,并成功复制至福鼎、霞浦、福安等沿海地区;借助区块链技术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全程可追溯等特性,整合林业局、不动产登记局、林权服务中心等多部门信息,完善林农“信用档案”,龙岩市武平县建成全省首个基于区块链的融资服务平台已汇聚15家金融机构49款林业信贷产品。 农村治理水平满意度持续上升。指导辖内金融机构探索利用技术手段打通金融和“三农”壁垒,将银行服务引入农业农村管理工作中,赋能乡村治理数字化转型。如,利用微服务、分布式计算等技术搭建农村集体资产监督管理平台,以“互联网+线上支付”为载体,实行村级集体资金管理“一支一收”同步监管,让每一笔支出都有据可查,从源头上预防“四风”问题;推动系统互联,提升财政奖补资金代发便利度,使村民“足不出村”可享受补贴红利。(肖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