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的生活离不开电能,从清晨唤醒的手机闹钟,到深夜归家的一盏路灯,电能就像日常生活的“氧气”,那么电表就是“测氧仪”,每一度电的捕捉流动均离不开电表,电表是电能计量的重要器具。 自爱迪生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块电表起,百余年间,电能表不断迭代升级,从人工抄读到智能感知、从单一电量到多元数据,电能表逐渐由单一机械的量测器具转变为多元智能的电能管家。“人工抄表、集中收费”的已逐渐成为历史的缩影。 2009年,电力企业开展技术攻关,推广应用智能电能表,截至当前,全国已安装超6.12亿只智能电表,智能电表如同电力系统的"千里眼",不仅能实现多元数据的实时计量,更能通过大数据分析,在线监测异常、优化用电方案。电能计量也由“被动记录”向“主动赋能”转变升级。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深化计量数据应用,让数据建筑起决策的基石、流淌成惠民的清泉,让党和政府满意、让客户满意。 具体做法 (一)电量监测跟踪,绘制经济“活力地图” 电量分析日跟踪,实时捕捉工厂脉搏、商圈心跳。疫情期间,构建企业稳产与开工电力指数,跟踪企业“稳产保供”、“稳岗留工”情况;春节期间,构建企业复工达产电力指数,每日跟踪企业复工达产情况;中美贸易关系变化期间,构建外向型企业分析模型,按日维度开展外向型企业生产用电监测,及时捕捉企业异动信息,为政府规划产业布局、企业做好决策分析做好导航。定期开展“电眼看经济”行业分析,建立区域经济景气评估体系。相关工作得到时任福建省委书记、省长等领导的肯定,各级党委政府批示达45次。 采集异常智能运维。紧跟电力市场化改革建设脚步,编织采集异常“智能运维网”。当智能电表捕捉异常波动,运维队伍立即开展主动消缺,做到异常隐患及时发现、及时治理。保障市场化用户每度电都实时入市交易,保障全国统一电力大市场建设顺利推进。 (二)光伏灵活调控,建起绿电“安全围栏” 光伏出力柔性可调。面对新能源大规模接入带来的电压不稳、供电质量差的难题:给电表装上“智能手环”,大力推进老旧计量设备更新换代,创新提出“秒级脉动”技术,实时监测全省光伏发用电情况;创新光伏“遥控器”,研究光伏柔调技术,缓解用电高峰期的供需矛盾。光伏“可观、可测、可调、可控”建设,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让绿电发展与生态保护琴瑟和鸣。 (三)故障精准研判,保证用电“稳定可靠” 故障隐患未发先知。针对低压配电线路老化破损、接触不良等故障隐患难以在线监测预警,长时间未处理引发停电、电能质量下降的问题,深入研究线路阻抗变化趋势与故障隐患的关联关系,以最小化成本实现故障隐患监测预警,让故障定位更精准、抢修更高效。工作开展以来,主动抢修月工单量增加了26.36%,客户报修月工单量减少了32.88%,满足了客户少停电、快复电的用电需求,提高客户电力获得感。 实时定位停电现场。当用户发生停电故障时,智能电表能瞬间化身"报警器",实时上报停电故障至“指挥中心”。“指挥中心”将分散的停电信号拼成完整"故障地图",锁定故障源头、标出故障重灾区。“指挥中心”智能调度抢修队伍,及时主动开展停电故障消缺。支撑福建省三天完成“杜苏芮”台风全域故障清零,两天半完成“海葵”大暴雨抢修,户均停电时长同比压降54.21%。 打造电能计量智能侦探。针对传统计量监测方法缺乏数据关联分析与相互验证的问题,贯通不同专业、不同系统数据,将异常数据组合分析、交叉验证,实现全网计量异常一体化在线监测,有效提升计量装置健康运行水平,维护能源计量公平公正形象,保障能源用户及供应企业的合法权益。 (四)深化用能分析,做好用户“用电助手” 提升客户服务体验。以“网上国网”App作为客户交互媒介,推出多项智慧用能产品,有效帮助客户了解自身用电情况,辅助改善用电行为。提供日电量查询服务,创新以日历形式展示每日用电数据,实现用电行为“一日一记录、一笔一追溯”,年均访问量达7921万次;提供用能分析服务,智能生成峰谷电价优化方案,结合天气、节假日等变量预测用电趋势,以可视化图动态展示全年用电波动规律;提供能效账单服务,直观展示能效评价、因素分析、峰谷分析等内容,提出优化用能诊断建议,覆盖12.66万高压用户。用户可通过智慧用能产经,了解自身用能情况,优化用电习惯,降低非必要的电费支出,客户能够真正体会到“用电更清楚,消费更明白,省钱有实招。 未来展望 “双碳”目标下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以及电力市场改革推进带来了更严峻的挑战,我们仍需积极探索新技术在电能计量中的应用: 一是推进“碳计量”建设,让用电更绿色。推广电碳表应用,上线碳足迹计算器,建设零碳样板间,为居民消费方式选择、企业“绿电交易”参与提供数据支撑,推动“双碳”建设,共建绿色家园,让用电“更绿色”。 二是保障电力市场建设,让用电更经济。深化计量采集异常在线监测,完善新型经营主体采集技术体系,推动用户由传统消费者向市场参与者转变,拥有更自主的用能选择权,让用电“更经济”。 三是构建泛在计量体系,让用电更智能。深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实现电力系统各个环节万物互联、人机交互,帮助用户实时感知、智能调节家中各电器用电,让用电“更智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