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周宁县市场监管局联合公安部门查获朱某无照无证生产“豪福盛”注册商标面包。经查实,朱某自2020年2月起至今在未取得营业执照及食品生产许可证,也未取得“豪福盛”注册商标授权的情况下,长期无证生产经营面包,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货值金额远超5万元,目前已将该涉嫌犯罪案件线索移送至公安部门。这是宁德市市场监管部门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的一个侧影。 今年来,宁德市市场监管部门聚焦群众“舌尖上的安全”,通过抓实风险等级评定、强化农村食品安全监管、探索智慧监管等举措,全方位织密食品安全防护网,切实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幸福感”。 01、精准评级动态管 筑牢生产安全线 宁德市市场监管局全面实施食品生产企业风险等级评定,合理确定监管频次,对辖区食品生产企业实行风险动态管理。同时,指导督促辖区食品生产企业强化食品安全追溯管理建设,持续深化食品生产销售数据“一品一码”追溯管理,全力夯实食品生产监管基础。今年来,全市共完成2348家食品生产企业风险等级评定,其中,A级2299家、B级46家、D级3家。全市2331家食品生产企业纳入“一品一码”追溯系统管理,注册率和录入率均达100%,累计录入追溯数据26183.8万条。通过科学、合理的风险等级划分,配置监管资源,强化重点监管,更好保障食品安全,提高食品安全水平。 02、整治农村假冒伪劣食品 守好乡亲盘中餐 农村食品市场是守护群众“民生福祉”的关键阵地。为切实保障农村食品安全,规范农村食品市场秩序。今年来,宁德市市场监管局深入开展农村假冒伪劣食品违法行为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生产销售假冒伪劣食品等违法违规行为。通过追源头、查流向、端窝点、堵渠道等方法,遏制“三无”“两超一非”“山寨”、过期变质食品等行为。截至目前,检查生产经营主体4906户次,立案查处200起,收缴假冒伪劣食品3312.617公斤,罚没金额71.67万元,发布典型案例14件。全市已完成113批次农村食品抽检。加大宣传力度,畅通投诉举报渠道,与市公安局联合发布《公开征集肉制品和农村假劣食品违法犯罪线索的公告》,积极发动群众广泛参与食品安全共治。截至目前,播发相关新闻报道21篇次,制作发布手册、海报、图解、视频等宣传产品45个。 ![]() 03、智慧监管亮后厨 透明用餐更安心 宁德市市场监管局持续推进“互联网 + 明厨亮灶” 建设,完成6家省级“互联网+明厨亮灶”建设单位申报工作,目前,全市实施“互联网+明厨亮灶”餐饮服务提供者1623家,其中,学校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用餐人数100人以上的养老机构食堂全覆盖。实施“互联网+明厨亮灶”外卖经营者545家。全市10个县市区在学校在“互联网+明厨亮灶”全覆盖基础上,推动引入AI智慧模式,覆盖学校食堂303家(其中,中小学食堂158家),处理发现操作不规范10起,处罚1家。通过科技赋能的方式,让餐饮单位的后厨变成可视、可感、可知的“透明厨房”,能够实时看到餐饮单位后厨的操作情况,减少食品安全问题,进一步提升餐饮服务的透明度和消费者的用餐信心,实现食品安全共建共治共享。 ![]() 下一步,宁德市市场监管局将持续深化食品安全监管创新,聚焦群众需求痛点,不断完善监管体系,让市民吃得更安心、更放心、更舒心。(凌烨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