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福建法院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积极发挥海事审判职能作用,深化海事审判精品战略,创新海事审判工作机制,加强海事纠纷多元化解,推动海事审判工作取得新成效,为福建省海洋强省战略实施和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有力司法服务保障。 强化高位推动,积极服务党和国家发展大局 2023年以来,福建海事审判两级法院受理各类海事海商案件7045件、审结6184件,涉案标的金额119.53亿元,扣押船舶102艘,拍卖、变卖船舶157艘,案件涉及4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一是加强涉海司法,捍卫国家司法主权。福建法院通过依法审理各类海事海商案件,积极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维护国家司法主权。如审结钓鱼岛海域“闽霞渔01971轮”船舶碰撞案,以及该海域后续船舶碰撞案件,为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和海洋权益提供坚实司法保障,开创了海事司法领域维护国家主权的重要范例。审结的另一起海上货物运输合同纠纷案件中,保险公司因承保的锂电池在跨国海运过程中湿损,向航运公司索要温控记录,厦门海事法院依法裁定责令国际航运巨头丹麦某公司提交其内部控制的涉事集装箱全程温度记录。此举精准适用国内法与国际惯例,破解涉外取证难题,向国际社会传递中国海事司法平等保护、规范市场主体行为的鲜明立场。 二是创新海事审判机制,服务海洋经济发展。将海事审判工作融入国家和社会治理工作,依法灵活运用法律手段,助力涉海洋企业有效抒困挽损。厦门海事法院全国首创“班轮扣押预告”模式,探索双方当事人共赢扣船机制,有力保障航运经济高效运行;妥善处理标的额达36.9亿元的海上风电项目行政非诉强制执行案,引导行政机关依法行政,促推发展海洋新质生产力。 三是构建司法保护屏障,守护海洋良好生态。全力守护“蓝色国土”生态安全,创新机制、创设平台,着力构建海洋生态“保护栏”。妥善审结全省首例由检察机关提起的海洋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民事公益诉讼案件,创新采用“海洋碳汇+替代性修复”履行方式,入选全国海事审判典型案例。厦门海事法院联合厦门中院等13家单位成立厦门市生态司法协同保护平台,打造海陆一体化生态保护联合工作机制;同时,与漳州中院、龙岩中院围绕海域、流域、陆域一体化保护深学共研,推动“绿碳”“蓝碳”一体化保护,凝聚海洋生态保护合力;并与厦门产权交易中心探索联合设立生态司法蓝碳账户,有力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强化精品战略,提升福建海事司法影响力 福建法院积极推进海事审判精品战略,努力树立精品意识,严把案件的事实关、法律关和裁判文书质量关,不断完善审判流程管理和内控机制,不断提升海事审判质效和司法公信力。 一是办好精品案,强化引领示范。始终注重规范精品案件的激励培育和推广工作,定期组织开展案件质量评查和优秀裁判文书、案例、庭审直播评选活动,打造了一大批海事案件精品文书、精品案例。自2014年最高法院开展海事审判典型案例评选以来,我省法院已有20多个案例入选全国法院海事审判典型案例,其中,2023年以来有5个案例获评全国海事审判典型案例,审结大陆首例涉台湾地区公法人民事案等一批全国有影响力的典型案件,有力推动法治福建、法治中国建设。 二是统一裁判尺度,增强司法权威。通过加强调研总结、制定规范指引、强制类案检索等方式,进一步统一海事案件裁判标准,做到同案同判。出台审理船员劳务合同纠纷工作指引,明确船员劳务合同、船员劳务派遣合同的性质认定及举证责任分配等裁判规则,为当事人提供可预期的海事司法裁判,切实增强当事人对裁判的认可度,努力实现案结事了。 三是参与国际海事纠纷解决,积极贡献福建法院智慧。以海事精品战略为抓手,积极参与国际海事纠纷解决。我省法院审结一起标的额3亿余元的涉外大豆货损索赔纠纷案,判决生效后当事中外当事人均服判息诉,被告并主动履行,彰显了海事司法的国际公信力。平潭某公司诉某航务公司等船舶触碰损害责任纠纷一案,三艘船舶在海上风电施工时误入非法生蚝养殖区致损,养殖户索赔近1600万元。法院借助AIS轨迹、卫星云图、无人机影像等科技手段采集电子信息,准确认定养殖区域、触碰范围及损失,判决获各方当事人及国际保赔协会认可,被英国知名出版社Informa UK plc.收录,并刊载于《中国海事商事法律报告》;审结的另一起共同海损纠纷案,获评最高法院涉外民商事案件适用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典型案例,不断展现福建法院专业海事司法能力,提升我国涉外海事司法国际影响力。 强化优势带动,助力打造国际海事纠纷解决优选地 围绕“一带一路”海丝核心区、自贸区、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等战略,创新探索涉台海事审判先行先试,积极融入海丝中央法务区建设,充分凸显福建的“台”“海”优势,助力打造国际商事海事纠纷解决优选地。 一是完善涉台海事审判体系,服务保障两岸融合发展。探索涉台送达、船舶扣押、台湾地区规定查明等有效路径,优化涉台司法服务,提升涉台审判质效。拓宽送达方式渠道,首创向船长、船公司办事处、业务代办人送达涉台法律文书,通过微信图片、视频等方式送达,缩短送达时长、提高送达率。首创专门针对台湾地区有关规定的查明机制,出台台湾地区有关规定查明平台的指引等,提高法律查明的精准性、便捷性。开通全国首个涉台司法服务网,发布全国首份涉台海事审判白皮书,不断延伸涉台审判司法服务。 二是主动融入大局,服务保障海丝中央法务区建设。福建法院主动融入海丝中央法务区建设,出台服务保障海丝核心区建设意见、融入海丝中央法务区建设意见等,发布相关工作指引、典型案例,依法服务保障海洋经济强省建设,促进海洋经济发展和海洋合作。在海丝中央法务区设立厦门涉外海事法庭和福建高院海丝中央法务区巡回审判点,丰富涉外海事审判层级链条。厦门海事法院连续7年以中英双语向社会发布年度审判工作白皮书,进一步提升了海事司法的公开度和国际影响力。厦门海事法院还持续深化涉外海事审判“五个一”工程建设(成立一个专门审判机构、设立一个多元解纷中心、发布一篇涉外司法指南、推出一批涉外精品案例、打造一支涉外法治人才队伍),厦门涉外海事法庭集中管辖机制优势凸显,不断提升福建作为涉外海事纠纷解决优选地的吸引力。 三是推动多元解纷机制建设,深化国际交流合作。加强海事海商特色审判庭基层基础建设。成立全国首个涉台海事海商审判庭和台胞权益保障法官工作室,聘任台胞陪审员、调解员,加强台胞调解力量,拓宽台胞沟通交流渠道,进一步畅通涉台海事案件非诉化解路径。创新多元解纷平台中心建设。全国首个国际海事纠纷多元化解一站式平台—21世纪海丝国际海事纠纷诉调对接中心,于2023年开始运营,实现诉、仲、调机制对接和功能衔接,不断丰富新时代“海上枫桥经验”福建实践。省法院与相关部门联合出台深化涉外商事纠纷多元化解的实施意见,在海丝中央法务区建立“一站式”化解机制,在石狮祥芝国家中心渔港设立诉非联动点,推动涉外海事海商、涉渔业渔民等纠纷高效实质化解。推进司法合作国际平台建设。成功承办“海上丝绸之路(泉州)司法合作国际论坛”“中英海事司法与海事仲裁论坛”,在2025年世界法律大会、世界环境司法大会等多项国际会议上作主题发言,有力提升了中国法院、福建法院的影响力。 下一步,福建法院将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海事审判工作座谈会精神,确保上级部署要求在海事审判工作中落地生根;积极服务保障海洋强国建设,全面落实海洋生态环境修复制度,加强对海洋新兴产业的司法保护,助力海洋经济转型升级;积极参与全球海洋治理,深化涉外海事纠纷多元化解工作,培育更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精品案例,提升我国在国际海事规则制定中的话语权;加强海事审判队伍人才建设,不断提升海事审判质效,为福建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服务保障。(张轩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