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期食品篡改日期后“重获新生”,这种违法行为,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近期,福州市仓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坚持重拳出击开展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行动,成功查处一起篡改食品生产日期违法案件,以“零容忍”态度筑牢农村食品安全防线。 事件缘起:小线索牵出大隐患 专项行动始于看似普通的一起群众举报。有群众反映,辖区农村某区域内存在大量的调味品,包装袋上的生产日期喷码有细微的叠影和擦拭痕迹。 “这绝不是个小问题!”,接到举报线索后,仓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敏锐地意识到这背后可能隐藏着一个篡改食品生产日期的黑色产业链。过期食品通过篡改生产日期“改头换面”,不仅营养价值丧失,更可能因微生物超标、油脂酸败等引发食物中毒,是埋在消费者身边的“定时炸弹”。 据此,执法部门迅速响应,顺藤摸瓜,一场针对“日期魔术”的民生保卫战悄然打响。 雷霆行动:直击执法现场,揭开黑幕 根据前期举报人提供的线索,执法队伍锁定了涉案仓库地址,行动当日,执法人员现场查获的场景令人触目惊心:仓库角落堆放着大量经过篡改生产日期的调味品等食品,实际均已过期,打码机等工具散落一地。经过篡改生产日期的食品,其新喷码在普通人看来与正规产品几乎无异,极易被消费者误购。此次行动,执法人员依法查扣标注虚假生产日期调味品共计50种,超1000瓶/包,查封相关设备,并立案调查,该案货值金额达1万余元。最终仓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当事人处以罚款14万余元,起到震慑作用。 深度整治:构建长效机制 查处个案并非终点。为从根本上遏制此类乱象,仓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多管齐下,推动专项整治走向深入: 1.全链条溯源:不仅打击终端销售,更向上追溯至批发商、乃至提供“改日期”服务的黑窝点,实现从源头上斩断链条。 2.强化主体责任:召开食品安全培训会议,普及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要求辖区大型商超,食品生产企业等重点企业建立并执行严格的进货查验记录制度和临期食品销毁制度。 3.畅通举报渠道:鼓励内部员工和消费者通过“12315”热线等渠道进行举报,落实举报奖励制度,让违法行为陷入人民监督的“汪洋大海”。 查处虚假标注生产日期行为,看似是打击一个“小动作”,实则守护的是食品安全的大底线。它体现了监管部门以小见大、防微杜渐的治理智慧,是真正的民生实事、民心工程。食品包装上的日期,不仅仅是一串数字,它是企业对消费者的诚信承诺,更是食品安全保障的生命线。任何对它的亵渎与篡改,都是对法律和道德的双重践踏。 此次专项整治行动,展现了政府部门“零容忍”的态度和“出重拳”的决心。我们期待,通过持续的努力和制度的完善,能让“日期魔术”无处遁形,让每一位消费者都能买得安心、吃得放心,让“舌尖上的安全”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是可感、可触的日常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