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消费网

东侨深化校园食品安全整治 宁德五中“三同”陪餐筑牢学生健康防线

来源:福建新消费     发布时间:2025-11-04 16:08:38

近年来,校园餐食安全问题持续受到社会关注。东侨开发区市场监管局聚焦家长关切,持续推进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围绕“守底线、查隐患、保安全、促提升”核心职能,通过“一品一码”追溯、价格监督、督促落实“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制度三重举措,实现校园餐食安全“可管、可查、可感”。其中,宁德五中作为试点学校,落地“师生食材同质、菜品同价、同餐进食”(简称“三同”)陪餐制度,构建起“监管引领、学校主责、师生参与”的协同治理格局,为辖区学生筑牢食品安全“防护网”。

食材同质:源头控风险 师生“吃同款”

“学生窗口摆什么,教师餐盘就装什么。”在宁德五中食堂,这样的场景已成日常。按照市场监管与教育部门要求,该校执行“统一采购、统一查验、统一储存”规范,所有食品食材均录入“一品一码”追溯系统,从源头确保师生食材的来源、新鲜度、品质标准完全一致。

“教师每天和学生一起选餐、就餐,相当于多了一批‘第一监督员’。”该校食堂负责人介绍,若发现食材新鲜度异常、品类不符等问题,教师能第一时间反馈,为学校优化监管提供直接依据。这一模式不仅杜绝了餐饮待遇分化,也让学生家长对校园餐食的信任度显著提升。

菜品同价:守好公平线 消费“明明白白”

“都有明码标价,老师吃饭和我们都是一样的价格,没有任何差别。”在宁德五中食堂价目表前,学生们仔细核对后表示满意。据了解,东侨开发区市场监管局今年出台《校园食堂行业生产经营流程合规指引》,指导宁德五中建立以“明码标价、合理定价”为核心的科学定价机制,实现师生“菜品同价”。

“作为普通就餐者,我们能直观感受到菜品分量够不够、荤素搭配均衡不均衡、性价比合不合理。”该校陈再发校长说,教师会定期将就餐体验反馈给学校,这些意见成为优化供餐方案的第一手资料。同时,透明的定价机制也为控制食堂利润率、维护校园餐饮价格秩序搭建了框架,让“同价”从制度要求转化为师生看得见的实际行动。

同餐监督:动态解需求 服务“精准高效”

本学期初,该校周昌荣副校长在陪餐时,发现两名学生因不慎打翻面条发生争执,他立即上前制止并调解;另有一名学生因砂锅倾斜被烫伤,陪餐的团委书记胡飞老师第一时间处理伤口、安抚学生,有效避免事态扩大。这些场景,正是“同餐进食”机制发挥作用的缩影。

据悉,宁德五中每日有1800余名学生在食堂就餐,该校不设教师专属就餐区,鼓励教师与学生同座共餐,并将“同餐进食”与“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深度融合,构建起“学校陪餐+监管部门督查+师生反馈”的多元监督体系。

“陪餐时能听到学生对菜品口味、分量的真实想法,也能实时发现食堂供餐细节问题,比如餐具清洁是否到位、取餐动线会不会拥堵等。”该校何安发书记表示,这种“全时段、无死角”的管控模式,既增强了学生的就餐认同感,也让学校监督更精准、应急响应更迅速。  

东侨开发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联合教育部门,深化监管赋能,推动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走深走实,让每一份校园餐食都成为守护学生健康成长的“安全铠甲”。(黄丽辉)

责任编辑:沙鹏成
首页 | 版权声明 |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公共服务 | 衣食住行 | 日常消费 | 图片 | 视频 | 区域

Copyright © 2020-2029 福建新消费 福建消费网 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福建联合信实律师事务所 邱兴亮律师
闽ICP备20009188号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10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