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案例简述】 王先生收到一篇邮件,告知他接收保险生存金的银行卡出现了异常交易情况,必须马上点击链接进行核实,否则将会收不到生存金。王先生没多想就点击了邮件里的链接。页面跳转后,他按照上面的提示,依次输入了银行账户信息、密码等关键敏感内容。可没过多久,他就收到了多条银行账户的消费提醒短信,账户里的钱被大量盗刷,损失十分惨重。 【风险提示】 1.谨慎对待不明来源邮件。诈骗分子常常利用伪造的电子邮件,冒充大型机构,诱骗消费者点击链接或下载附件,从而窃取账户信息。 2. 仔细甄别仿冒网站界面。仿冒网站会高度模仿正规网站,消费者稍不留意就可能中招。在输入账户、密码等关键信息前,要仔细查看网站域名、页面细节等,确认是真正的官方网站,避免因疏忽泄露个人信息。 3. 保护好个人敏感信息。个人银行账户、密码等敏感信息绝不能随意透露。无论何种情况,正规机构都不会通过邮件、短信等非安全渠道要求用户输入此类信息。一旦信息泄露,不法分子就可能利用其进行盗刷等违法活动,给个人带来巨大损失。 (中国人寿寿险三明分公司/江佳雯) |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106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