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中国保监会发布的《关于2012年保险消费者投诉情况的通报》显示,去年保监会共接收保险消费者有效投诉件16087件,同比增长205.78%。各保监局实际办结涉及损害消费者权益的投诉16027件,办结率达98.95%,帮助消费者维护经济利益总计26886.14万元。 2012年,保监会接收的保险消费者投诉事项中,涉及保险公司的17160个,其中产险公司7389个,人身险公司9768个,涉及保险集团的2个,其他1个。《通报》显示,2012年人保财险和国寿股份被投诉总量分别为1890件和2277件,分列产寿险公司被投诉总量排名第一位。 保监会称,理赔问题仍是消费者投诉产险公司的焦点,且上升幅度较大。2012年,产险理赔纠纷被投诉事项共计5472个,占产险公司合同纠纷投诉总量的80.46%,同比增长356.38%。人身险方面,销售误导依然是违法违规类投诉最突出的问题。据了解,2012年,人身险公司销售误导投诉共计2979个,占违法违规投诉总量的85.28%,同比增长128.10%。 从涉及险种来看,分红险1814个,占销售误导投诉的60.89%;万能险189个,占6.34%;投连险72个,占2.42%。新型寿险产品的误导投诉占到总量的69.65%。从销售渠道看,银邮代理1385个,占销售误导投诉的46.49%;个人代理 1026个,占34.44%。银邮代理的投诉量已超过个人代理的投诉量。 据了解,误导投诉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承诺高收益或不如实告知收益情况,尤其近几年投资型保险产品收益率普遍较低,使得当初销售时承诺、夸大收益的问题更加突出。二是将保险与其他金融产品进行片面比较,甚至故意误导成存款、基金或其他理财产品。三是代客户签字,隐瞒犹豫期、退保损失、保单期限等有关重要合同内容。《通报》还显示,销售误导导致了多起群体性投诉。在全部8起群体投诉中,就有3起(涉及平安寿险、新华人寿、泰康人寿)缘于销售时存在误导。 据介绍,对于涉及损害消费者权益的违规类投诉,各保监局给予有关公司和责任人员警告78人次,罚款761.9万元。此外,还对103人次进行监管谈话,下发监管函121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