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金公司发布报告,对中国保险业2009年作出趋势分析。 2007年以来,寿险市场上,投资型业务的异军突起和银保渠道的井喷式飙升曾相继带动寿险保费收入强劲增长,却也使得保险产品与其保障本质渐行渐远,由此引发了业务结构恶化和产品盈利能力下降的问题,也为未来1-2 年内部分公司业务规模的大起大落埋下了隐患。2008年下半年以来,随着保监会加强对银保渠道的监管,各主要寿险公司保费收入增长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放缓,到11月,部分公司已开始出现负增长。中金公司预计2008年全年,中国人寿保费收入将超过300亿元,同比增长51.8%;太保寿险保费收入约71亿元,同比增长40% ;而平安寿险由于对银保渠道的有意控制和一直保持在业内高位的万能险结算利率,保费收入增速变化将相对稳健,预计全年保费收入将达到101亿元,同比增长27.5%。 相比2007年和2008年寿险业务规模的超常规发展,中金公司预期,2009年的寿险市场保费收入增幅可能波澜不惊。其中,投资型产品增速下滑明显,而保障型产品则稳健增长。保费收入月度同比增长率将出现前低后高的趋势,部分公司在2009年上半年可能出现令人失望的负增长,从而对投资者的信心造成打击。无论从监管角度、还是从自身的长远发展来看,2009年,寿险产品回归保障本质将成为行业的主流导向。 2008年以来,部分激进型财产险公司因后劲不足,保费增幅有所放缓,财险市场集中度持续降低的趋势有所缓解,各上市保险公司市场份额基本保持稳定。截至2008 年10月,中国人保市场份额为42.1%,比2007 年末下降0.4个百分点;平安财险各主要业务保费增速明显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市场份额为10.8% ,比2007 年末提高0.5个百分点;太保财险市场份额为11.4% ,比2007年末提高0.2个百分点;太平保险市场份额为略有增长,由1.6%提高到1.7% ;民安中国处于业务快速扩张阶段,市场份额由2007年末的0.22% 提升至0.36%。 2008年,自然灾害频发、价格战硝烟四起,中国财产保险业在此双重威胁下,很有可能出现全面亏损,赔付率将达到历史高位。相比之下,2009年的财险市场盈利能力将明显好转,甚至可能蕴含惊喜。 首先,监管机构已经意识到,财产险市场的无序竞争、失衡的业务结构,无疑是持续发展的障碍,也因此出台了措施,承保纪律的恢复和重建将是大势所趋。其次,愈演愈烈的恶性竞争在2008年直接造成部分财险公司偿付能力不足,依靠压低费率抢占市场的行为客观上难以为继,各大财产险公司也在有意识地控制盲目抢夺市场份额的行为。此外,预计2009年重大自然灾害损失将较2008年有所减轻,随之而来的赔付压力也将得到缓解。 中金公司预测,中国人保、太保财险和平安财险2009年综合成本率大致在98%-100%之间,可望取得适度的承保利润;太平保险如果费用控制得当,将可能达到盈亏平衡;而民安在基本完成了中国大陆的网点布局后,费用率将出现明显下降,承保亏损逐步减轻。 中国会计准则下,中金公司对2008年的预测如下:中国人寿净利润为92.12亿元,同比下降67.2%;中国平安净亏损为14.1亿元;中国太保2008年净利润为21.6亿元,同比下降68.6%。(本报记者 张春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