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7日下午,省工信厅、药监局、科技厅联合召开工艺防护口罩创新设计公共版型发布会,同时发布9款医用、6款民用共15款公共版型,作为公共服务产品无偿提供我省广大口罩生产企业选型用型。设计主要围绕“福”系列,语用双关,展示福建也聚集福气,体现了武夷山水、茶叶飘香、闽南古厝、闽都文化等福建元素和建党百年等红色文化,在口罩外观、功能、材质上都做了创新设计。 推进工艺防护口罩创新设计,是省工信厅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针对当前口罩产品的舒适性、美观性和针对性方面的不足,以工业设计之力为口罩产品赋能,促进我省口罩生产企业提质增效,助力产品出口,实现“人有我优,人优我特”,助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此前,省工信厅积极开展工作调研,会同省科技厅、药监局、设计机构、生产企业和厦门市、厦门航空等相关单位扎实推进工艺防护口罩创新设计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一是迅速推动厦航重点窗口单位工艺防护口罩设计应用,组织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厦门拙雅制定设计方案,目前已完成7款产品设计打样,首批10万枚新款定制口罩将于2月底前在厦航投用。二是深入开展防护口罩设计需求调查,摸底省内300余家口罩生产企业的设计需求,依托重点设计机构和设计云平台,展示境内外口罩等防疫用品设计案例,提供设计软件和设计资源,帮助我省口罩生产企业设计需求落地转化。三是联合省药监局、科技厅启动“海峡·福设计”工艺防护口罩设计大赛,推进工艺防护口罩公共版型设计和打样,在各有关单位的全力配合下,首批工艺防护口罩创新设计公共版型从策划到发布,仅用时两周。 据悉,工信厅将继续联合相关单位,持续推动工艺防护口罩创新设计,促进我省口罩产品优化外观、解决痛点、扩大出口,并以防护口罩为载体,展示福建形象与福建特色。一是推进“海峡·福设计”工艺防护口罩设计大赛各项工作,通过大赛评选出一批优秀的医用、民用工艺防护口罩设计作品,3月下旬还将举办新品发布和设计需求对接会。二是总结厦航工艺防护口罩创新设计工作经验,推动我省其他重点窗口单位工艺防护口罩应用,展示宣传福建元素,改变“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状态。三是强化口罩等防疫用品设计需求对接和成果孵化。梳理省内口罩生产企业的设计需求,组织我省国家级、省级工业设计中心,提供优质设计服务,依托“工业设计云平台”上线防疫物资设计需求专版,持续发布工艺防护口罩创新设计公共版型,促进设计需求落地转化。 省药监局黄维军副局长答记者问 问:省药监局作为医用口罩的审批部门,此次创新设计大赛中哪些口罩创新设计的成果可以转化为医疗器械?获奖的产品转化为医疗器械能否进行快速审批? 答:相信这次创新设计大赛会有不少很好的创意与作品,如果这些成果能够在我省企业中得到运用,不仅对疫情防控有贡献,而且对提升福建口罩产品知名度,助力福建医用口罩出口,乃至通过口罩这个载体,对宣传福建都会有很重要的意义。 口罩从大类上分成医用和民用两大类。医用口罩是医疗器械,由药监部门来实施准入和质量监管。医用口罩又分为三种:一种是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第二种是医用外科口罩,第三种是医用防护口罩。这三种口罩都分别有国家的相关标准(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标准:《YY/T0969-2013》、医用外科口罩标准:《YY0469-2011》、医用防护口罩标准《GB19083-2010》)。 我们热切盼望获奖的作品能够转化成医疗器械,获得医疗器械注册,也就是这些作品能够切实转化成符合我国医用口罩的标准的产品。因此,我们局对那些能够从设计开发、生产过程能符合医疗器械产品实现过程,产品质量能够符合标准的,我们将给予最大限度的支持。 具体说在以下四个方面给予支持:一是产品的注册检验,二是产品注册现场体系核查,三是技术审评,四是行政审批。也就是我局将开辟专门通道,按金奖、银奖、铜奖的获奖顺序,以最快的速度让这些产品能够上市。 另外,对获奖作品所在企业已经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但产品有创新的,如原材料、型号规格、外观设计等发生变化的,我们对企业只要求其进行注册变更,对申请注册变更的,同样走专门通道,快速进行审评审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