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消费网

好吃“上瘾”就一定是添加罂粟壳?

来源:福建新消费 作者:黄蜜蜜 发布时间:2021-04-15 17:00:57    分享到:

  福建消费网-福建新消费讯  近日,翔安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马巷市场监督管理所分别接到消费者对辖区内的一家柳州螺蛳粉店和一家火锅店的举报信,消费者均称其食用螺蛳粉以及火锅后均有越吃越想吃的念头,怀疑其添加了“罂粟壳”。接到消费者举报后,马巷所执法人员高度重视。第一时间联合派出所民警及第三方检验机构人员赶赴现场,分别对涉嫌添加“罂粟壳”的柳州螺蛳粉店和火锅店内的所有食材原材料和调味品进行全面检查,为防止经营者把疑似罂粟壳等非食用性物质藏在隐秘角落,执法人员到阁楼及各个角落,逐瓶逐袋对所有在用食材翻箱倒柜查找,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藏匿的地方。

QQ截图20210415165701

(执法人员到阁楼及各个角落查找)

QQ截图20210415165723

(对查找的食材逐一排查)

  经询问得知,螺蛳粉的汤料主要由部分预包装调料包以及草果等相关香料食材自行制作而成,而火锅的汤底就是以牛杂为主,盐、草果等相关食材自行制作而成。其中,两位经营者均在螺丝粉汤料及火锅的底料中加有一种植物香料—草果。现场执法人员也查找到了尚未使用的草果原料。

QQ截图20210415165801

(现场找到尚未使用的草果原料)

QQ截图20210415165813

执法人员现场检查预包装调料包及检验人员现场抽取汤料和底料)

  在逐瓶逐袋食材检查的基础上,执法人员现场委托第三方检验机构人员分别对柳州螺蛳粉店内螺蛳粉的汤料和火锅店的2份牛杂汤底料进行抽样并就罂粟碱、吗啡、可待因、那可丁以及蒂巴因等项目进行检验。经抽样检验,所检项目:罂粟碱、吗啡、可待因、那可丁以及蒂巴因符合相关标准要求,未发现有添加有毒有害物质。


QQ截图20210415165831

(检验报告结果)


  草果(学名:AmomumtsaokoCrevostetLemarie)是姜科,豆蔻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是药食两用中药材大宗品种之一,草果具有特殊浓郁的辛辣香味,能除腥气,增进菜肴味道,增进食欲,是烹调佐料中的佳品,被人们誉为食品调味中的"五香之一"。其果实呈两头稍尖的椭球型,截面略呈三棱形,而且身上也具有很多凹凸不平的沟槽。草果里面含有几十粒聚在一团、有棱有角小黑石一般的种子。

  罂粟壳又名“御米壳”,俗称“米壳”。为植物罂粟(PapaversomniferumL.)的干燥成熟果壳。呈椭圆形或瓶状卵形,多已破碎成片状。外表面黄白色、浅棕色至淡紫色,平滑,略有光泽,有纵向或横向的割痕。顶端有6~14条放射状排列呈圆盘状的残留柱头;基部有短柄。体轻,质脆。内表面淡黄色,微有光泽。有纵向排列的假隔膜,棕黄色,上面密布略突起的棕褐色小点。

  罂粟壳有什么危害?

  罂粟壳内含有多种具有镇静作用的药用成分,被广泛的应用于医药行业,但是因为它含有丰富的生物碱,食用会让人成瘾,对人体的伤害很大,所以我国明文禁止把罂粟壳用于饮食行业。

  无论是罂粟壳还是罂粟籽,都含有吗啡等物质,如果长期食用,易使人体产生依赖性,进而造成瘾癖,对肝脏、心脏有一定毒害作用。如果长期食用含有罂粟壳的食物,人会出现发冷、出虚汗、乏力、面黄肌瘦、犯困等症状,严重时神经系统、消化系统也可能受到损害,让人出现幻觉,有时甚至会因呼吸停止而死亡。

  如何辨别日常吃的食物是否含有罂粟壳?

QQ截图20210415170020

(左为草果图片)(右为罂粟壳)

  一是看外观

  罂粟壳呈椭圆形或瓶状卵形,如鸽子蛋大小,一头是尖的,另一头是6~14瓣冠状物,其壳体上往往有人为切割的多道刀痕。

  二是凭感观

  初次食用加入了罂粟壳的火锅或小吃后,一般有心跳加快、脸色微红、不易入睡等感觉,这种情况因个体差异及火锅中罂粟壳含量而有所不同。

  三是技术检测

  罂粟壳的使用多为隐蔽,个人鉴别较为困难。消费者如果对食用的食品感到可疑,可留下不少于50mL的火锅汤,最好取油分较少的底层汤汁,送到当地毒品检测机构或公安刑事技术检测部门进行成分分析。

  我国于2009年发布的《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中就有罂粟壳,并标注了可能添加的主要食品类别:火锅、火锅底料及小吃类,另外还有可能用于卤味制品,甚至是饮料中等。罂粟壳中的生物碱虽然含量较少,但对于普通人来说,长期食用容易成瘾。并且,长期食用含有罂粟壳的食物,还会对人体神经系统造成损害,并可能造成慢性中毒。

  执法人员在此告诫广大餐饮经营者,食品安全关乎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已有多起经营者因非法添加罂粟壳而被追究刑事责任。经营者切勿被利益蒙蔽了双眼,贪图蝇头小利而付出代价,要合法经营、诚信经营。同时,还提醒广大消费者一旦在食物中发现罂粟壳,可及时向市场监管、公安机关等部门举报。(黄蜜蜜)


责任编辑:沙鹏成
首页 | 版权声明 |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公共服务 | 衣食住行 | 日常消费 | 图片 | 视频 | 区域

Copyright © 2020-2029 福建新消费 福建消费网 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福建联合信实律师事务所 邱兴亮律师
闽ICP备20009188号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10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