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消费网-福建新消费讯 9月10日,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布了2021年第35期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本期公告的监督抽检信息涉及27大类食品747批次,包括:粮食加工品、食用油(含油脂及其制品)、调味品、肉制品、饮料、方便食品、饼干、罐头、冷冻饮品、速冻食品、薯类和膨化食品、糖果制品、茶叶及相关制品、酒类、蔬菜制品、水果制品、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蛋制品、食糖、水产制品、淀粉及淀粉制品、糕点、豆制品、蜂产品、餐饮食品(含餐饮具)、食品添加剂、食用农产品。合格736批次,不合格11批次。 餐饮具不合格3批次 (一)福鼎市川渝院火锅店的肉盘(消毒日期为2021年6月23日)、圆盘(消毒日期为2021年6月23日),大肠菌群不合格; (二)三明市梅列区一起品饭店的烧烤盘(消毒日期为2021年6月24日),阴离子合成洗涤剂(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计)不合格。 酒类不合格3批次 (一)标称泰和县南门酒厂2019年1月6日生产的井冈山胜南红米酒,酒精度不合格,销售单位为莆田市富丰超市有限公司; (二)标称厦门市绍江酿酒有限公司2020年9月7日生产的陈年黄酒,酒精度不合格,销售单位为漳州捷盛沃特商贸有限公司; (三)标称浙江古泉酿酒有限公司2021年1月2日生产的黄酒(加饭酒),酒精度不合格,销售单位为龙海市海澄福满门超市。 食用农产品不合格2批次 (一)宁德新华都购物广场有限公司销售的国产香蕉(购进日期为2021年7月20日),吡虫啉不合格; (二)厦门新华都购物广场有限公司莲花店销售的来自厦门市钰泽贸易有限公司的鸡蛋(钰泽散养)(购进日期为2021年7月26日),恩诺沙星不合格。 水产制品不合格1批次 标称无锡佳果乐食品有限公司2021年7月5日生产的炭烤鱿鱼丝,N-二甲基亚硝胺不合格,销售单位为南平市建阳区果悦便利店。 糖果制品不合格1批次 标称厦门太祖食品有限公司2021年7月6日生产的牛轧糖(芝麻味),大肠菌群不合格,销售单位为沃尔玛(厦门)百货有限公司。 调味品不合格1批次 标称广东省开平市和味香食品厂2021年1月27日生产的和味香酱油,氨基酸态氮(以氮计)不合格,销售单位为漳州市芗城区鑫满福门超市。 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已要求所在地市场监管部门对不合格产品生产经营者进行调查处置,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督促生产经营者履行停止销售、下架、召回等法定义务,有效防控食品安全风险。 特别提醒消费者,如购买或在市场上发现公告所列的不合格产品,请拨打投诉举报电话12315进行投诉举报。 关于抽检不合格项目的风险提示 一、微生物污染问题 大肠菌群 大肠菌群是国内外通用的食品污染常用指示菌之一。食品中检出大肠菌群,提示被致病菌(如沙门氏菌、志贺氏菌、致病性大肠杆菌)污染的可能性较大。大肠菌群超标可能是产品的原料、包装材料受到污染,或者生产过程中受到加工人员、工具器具等污染造成。也可能是储运过程和销售终端未能持续保持储运条件,或因包装不严、破损等问题造成二次污染。 二、质量指标问题 (一)酒精度 酒精度又叫酒度,是指在20℃时,100毫升酒中含有乙醇(酒精)的毫升数,即体积(容量)的百分数。酒精度是酒类产品的一个重要理化指标,含量不达标主要影响产品的品质。酒精度未达到产品标签明示要求的原因,可能是企业生产工艺控制不严格或生产工艺水平较低,无法准确控制酒精度;还可能是生产企业检验器具未检定或检验过程不规范,造成检验结果偏差。 (二)氨基酸态氮(以氮计) 氨基酸态氮是酱油的特征性品质指标之一,氨基酸态氮含量越高,酱油的质量越好,鲜味越浓。氨基酸态氮不合格主要影响产品的风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酱油》(GB 2717-2018)中规定酱油中氨基酸态氮≥0.4g/100mL,该批次产品中氨基酸态氮的检出值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但是由于该批次产品标签明示值规定“氨基酸态氮不少于1.25g/100ml”,所以不符合产品标签明示要求。酱油氨基酸态氮含量不符合产品明示值要求的原因,可能是产品生产工艺不符合标准要求,未达到要求发酵的时间或是产品配方缺陷的问题;也可能是标签明示值标识过高与实际情况不匹配;还有可能是个别企业为降低成本而故意掺假。 三、农兽药残留问题 (一)吡虫啉 吡虫啉是一种烟碱类超高效杀虫剂,主要用于防治多种作物的蚜虫、叶蝉等刺吸式口器害虫。香蕉中吡虫啉不合格,可能是种植过程中违规使用造成的。吡虫啉具有广谱、高效、低毒,害虫不易产生抗性,对人毒性较低等特点,但其对家蚕、虾类和蜜蜂等动物毒性很高,因此需控制其在环境中的残留量和扩散。 (二)恩诺沙星 恩诺沙星属于喹诺酮类合成抗菌药。《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兽药最大残留限量》(GB 31650-2019)中规定,恩诺沙星在家禽产蛋期禁用(鸡蛋中不得检出)。恩诺沙星超标的原因,可能是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违规使用相关兽药。长期摄入恩诺沙星超标的食品,可能会引起头晕、头痛、睡眠不良、胃肠道刺激或不适等症状。 四、其他污染问题 (一)阴离子合成洗涤剂(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计) 阴离子合成洗涤剂的主要活性成分是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是一种低毒的化学物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消毒餐(饮)具》(GB 14934-2016)中规定,消毒餐(饮)具中阴离子合成洗涤剂(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计)不得检出。消毒餐(饮)具中检出阴离子合成洗涤剂的原因,可能是用于清洗餐具的洗涤剂不符合标准;也可能是洗涤剂或消毒剂未彻底冲洗干净等。 (二)N-二甲基亚硝胺 N-二甲基亚硝胺是N-亚硝胺类化合物的一种,食品中天然存在的N-亚硝胺类化合物含量极微,但其前体物质亚硝酸盐和胺类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形成N-亚硝胺类化合物。《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17)中规定,水产制品(水产品罐头除外)中N-二甲基亚硝胺最大限量值为4.0μg/kg。目前由N-二甲基亚硝胺引起的急性中毒较少,但如果一次或多次摄入含大量N-亚硝胺类化合物的食物,也可能引起急性中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