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消费网-福建新消费讯 2021年9月10日,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面对严峻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莆田市城厢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各项决策部署,全面动员、全面部署、全体行动、迅速投入,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阶段性成果。 严密部署 迅速响应 按照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部署,召开疫情防控部署会,传达区疫情防控指挥部紧急会议精神,要求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最重要的政治任务,全面加强市场监管领域疫情防控工作。同时,立即触发应急响应机制,全体人员立即就位,放弃双休和中秋节,对辖区商场、集市、农贸市场、餐饮单位、药店、冷链冻库、特种设备等重点场所开展全方位、无死角监管。并抽调机关24名党员组成先锋队、志愿队,闻令而动,紧急出征,立即下沉镇街村居,通宵达旦协助镇街开展全员核酸现场秩序维持、情绪安抚等工作。 紧盯疫情 强化监管 强化重点场所防控。持续发挥药店前哨作用。落实购买“四类”药品人员信息登记制度,每天收集、汇总,并向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和市市场监管局上报非医保购购买退热、止咳、抗病毒、抗菌素“四类”药品信息,9月10日以来累计登记上报15162条。应急核查测温器具。函发各主管部门通知机关、学校、集贸市场、超市、医院、车站等公共场所,做好防疫用计量器具的校准工作。同时,申请市计量所配发了16支标准枪,推行额温枪等测温器具现场校准(应急核查)工作,累计校准额温枪 1753只,初筛未发现不合格,为公共场所疫情防控提供技防保障。紧抓疫情防控不放手。加大检查力度,督促药店、商超、餐饮单位等重点场所落实防疫主体责任,严格落实“测温、验码、佩戴口罩、不聚集”和定期通风清洁消毒等疫情防控措施,引导不提供堂食、八点打烊,主动排查报告中高风险入区返区人员,检查重点场所重点单位 860家次,督促落实整改问题32个。 强化市场价格监管。注重提醒告诫。制作《规范市场经营者价格行为提醒告诫函》,并在药店、超市、农贸市场等重点场所张贴宣传,对经营者进行约谈,发放价格提醒告诫函260份,引导合理定价,明码标价,守法经营;畅通举报热线。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对涉疫咨询投诉举报件做到及时受理、及时分流、及时处置、及时反馈,从严从快查处民生商品和防疫用品串通涨价、哄抬物价、不明码标价等违法行为,及时化解消费者对疫情防控期间部分物资价格上涨的误解和负面情绪,确保市场经营秩序稳定。9月10日以来,共受理与疫情相关的投诉举报130件,均已办结。严肃执法惩戒。迅速成立7个物价专项检查小组,对群众关注的口罩、消毒液、酒精等防疫物资及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米、面、菜、肉等生活必需品进行全面检查。截至目前,出动执法人员300多人次,检查商场、超市、经营户500多家次,责令整改 3 家,移送价格违法线索15条。 强化药械质量监管。严格核酸检测器械监管。对全区4家定点核酸检测机构进行全面监督检查,重点检查检测试剂盒、采样管、检测仪器来源渠道是否合法,储存运输条件是否符合要求,督促检测机构仅能使用经依法注册的检测试剂,确保检测器械质量安全、可靠,检测结果准确、合法;规范药械销售行为。加强医用口罩、体温计及退烧止咳类、抗病毒、抗菌素等药械产品的检查力度,突出进货渠道、产品质量、储存条件、销售记录等“进、存、销”等关键环节的检查,落实“凭处方销售处方药”和购买“四类”药品人员信息登记制度要求。对9家未落实防控要求的药店依法移送查处;盯紧储备物资质量。保持与区指挥部医疗物资保障组沟通,重点对防控物资储备点医用物资及捐赠医用口罩、医用防护服等医疗器械产品进行质量安全监管。9月20日,对位于九龙小区城厢国投负责的防疫物资临时转运仓库进行检查,核查产品资质、来源情况。 强化食品安全监管。全力保障隔离点餐饮安全。组建一个隔离点专项工作督导组,建立一本隔离点工作台账,制作一份隔离促进隔离点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工作规范实施点工作指引,梳理一套隔离点检查要点,组织一场专项检查,开展一轮快速检测,建立一个微信工作群,实现隔离点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风险规避;全力抓好进口冷链食品监管。常态化开展摸排和宣传,督促进口冷链食品生产经营者严格落实疫情防控主体责任,持续落实进口冷链食品“三全”、“三专”、“四证”管理,配合卫健、商务、工信等部门督促相关从业人员严格落实防护措施,核酸检测应检尽检;全力做好外卖站点安全管理。督促外卖站点严格管理,实施配送员早晚测量体温、佩戴口罩、无接触配送、以及增加餐箱消毒等管控举措。对全区网络销量较大的餐饮店加强监督检查,督促严格落实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执行“食安封签”措施,加强用餐提醒,保障用餐卫生安全;全力保障节日食品安全。督促经营者落实进货查验、过程管控、贮存规范等管理制度,打击以次充好、虚假标识、哄抬物价等违法行为,确保中秋国庆两节期间食品质量安全、价格平稳。9月10日以来,移送食品违法案件线索9条。 强化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以涉及民生、人员密集场所、盛装危险化学品的高风险特种设备使用单位为重点,突出对定点隔离酒店、大型商业综合体和医院等电梯、压力容器以及重点大型起重机械、液化气充装单位气瓶和涉氨企业压力管道的监管,特别是加强临到期特种设备的监督检查,强化隐患排查治理,确保疫情期间全区特种设备安全形势稳定向好。9月10日—20日,出动检查人员32人次,检查特种设备使用单位35家,设备68台,全区特种设备安全无事故,无重大安全风险隐患。 强化疫情防控应急管理基础 全方位开展宣传。借助市局、今日城厢微信公众号,湄洲日报、莆田晚报等新闻媒介广泛开展宣传;利用行业微信工作群,即时转发指挥部通告,扩大宣传范围,引导企业自查报告风险地区返回人员情况,落实相关防疫措施;动员沿街商铺通过LED屏滚动播放疫情防控宣传标语1000多条,在辖区药店、综合型商超、人员密集场所发放或张贴各类通告、公告、告知书、流程图等宣传材料600多份;结合市场监管检查,开展疫情防控宣传教育,发放防控责任告知书,明确市场主体防疫主体责任,督促落实防疫措施;全时段全员制投入督导管控。由局长担任总督导组长,组建11个防疫督导小组,分别由局领导担任小组长,按照“业务引领,条块结合”的原则,对分管的业务或挂钩的基层所全面落实疫情防控工作措施情况进行督导检查。督导检查以餐饮行业、农贸市场、生鲜超市、药店等公共场所为重点对象,以进口冷链食品、“四类”药品销售、进口高风险非冷链为重点环节,以督促市场主体落实防疫措施为重点内容,指导各基层市场监管所对防控漏洞再排查、对防控重点再加固、对防控要求再落实,进一步抓紧、抓实、抓细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加固加牢市场监管防线;全过程强化内部防控。全面排查本局干部职工从中高风险地区入区返区情况,及时上报指挥部,并动员相关10名人员立即居家观察并主动向所在村居报备,积极配合社区防控工作;全面加强办公场所出入管理,所有进入人员落实测温、验码、佩戴口罩、不聚集措施,对来访人员严格信息登记;配足医用口罩、消毒液、防护服、护目镜、橡胶手套等防护物资,教育全体干部职工外出做好防护。设置统一的垃圾收集处理设施,对口罩等废弃用品进行集中收集处置;调整食堂就餐方式,改为分餐打包,减少堂食,严禁聚集。 如今,他们正以坚定的决心、必胜的信念,团结一心、坚守岗位、履职尽责,以昂扬的斗志坚决打赢疫情歼灭战。(陈金树、倪梅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