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布了2021年第41期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本期公告的监督抽检信息涉及28大类食品1926批次,包括:粮食加工品、食用油(含油脂及其制品)、调味品、肉制品、乳制品、饮料、方便食品、饼干、罐头、冷冻饮品、速冻食品、薯类和膨化食品、糖果制品、茶叶及相关制品、酒类、蔬菜制品、水果制品、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蛋制品、食糖、水产制品、淀粉及淀粉制品、糕点、豆制品、保健食品、餐饮食品(含餐饮具)、食品添加剂、食用农产品。合格1910批次,不合格16批次。 饼干不合格1批次 标称福建永得利食品有限公司2021年4月14日生产的香葱薄脆,过氧化值(以脂肪计)不合格,销售单位为泉州市来福隆综合超市有限公司南安溪美分公司。 餐饮食品(含餐饮具)不合格3批次 (一)福州仓山百如心餐饮有限公司的大碗(消毒日期为2021年9月2日),阴离子合成洗涤剂(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计)不合格; (二)延平区花花快餐店的红烧肉(加工日期为2021年8月13日),亚硝酸盐(以亚硝酸钠计)不合格; (三)福州市仓山区坎爷火锅店的大碗(消毒日期为2021年8月14日),阴离子合成洗涤剂(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计)不合格。 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不合格1批次 标称晋江华诺食品有限公司2021年1月3日生产的酱香花生,过氧化值(以脂肪计)不合格,销售单位为福建汇购超市有限公司。 糕点不合格5批次 (一)标称金麟(福建)食品有限公司2021年8月7日生产的奶皮白面包,菌落总数不合格,销售单位为泉州市洛江大润发商业有限公司; (二)标称龙岩市酸柠檬食品有限公司2021年7月28日生产的脆皮面包,标签不合格; (三)标称龙岩市酸柠檬食品有限公司2021年7月28日生产的沙拉包,标签不合格; (四)标称龙岩市新罗区佳惠食品厂2021年4月7日生产的板栗味馅饼,过氧化值(以脂肪计)不合格,销售单位为漳平市万众景尚生活超市; (五)标称福建富臣食品有限公司2021年8月5日生产的达人蛋糕芝士味,菌落总数不合格,销售单位为福建永辉超市有限公司泉州丰泽浦西万达广场店。 肉制品不合格1批次 标称龙岩市大晟食品有限公司2021年7月28日生产的香脆鸭掌,标签不合格。 食用农产品不合格4批次 (一)武夷山市星世纪量贩超市销售的泥鳅(购进日期为2021年8月24日),恩诺沙星不合格; (二)丰泽区众购超市销售的三点蟹(购进日期为2021年8月28日),镉(以Cd计)不合格; (三)泉州市好易多商业管理有限公司销售的石蟹(海水蟹)(购进日期为2021年8月27日),镉(以Cd计)不合格; (四)福建冠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古田万星店销售的母正蟹(购进日期为2021年8月20日),镉(以Cd计)不合格。 薯类和膨化食品不合格1批次 标称合肥徽农休闲食品有限公司2021年4月9日生产的米香,水分不合格,销售单位为福州市马尾区万客便利。 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已要求所在地市场监管部门对不合格产品生产经营者进行调查处置,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督促生产经营者履行停止销售、下架、召回等法定义务,有效防控食品安全风险。 特别提醒消费者,如购买或在市场上发现公告所列的不合格产品,请拨打投诉举报电话12315进行投诉举报。 关于抽检不合格项目的风险提示 一、质量指标问题 (一)过氧化值 过氧化值主要反映食品中油脂是否氧化变质,其超标原因可能是产品用油已经变质,或者产品在储存过程中环境条件控制不当,导致油脂酸败;也可能是原料储存不当,未采取有效的抗氧化措施,导致原料中的脂肪已经氧化,使得终产品油脂氧化。食用过氧化值超标食品,可能会导致肠胃不适、腹泻等症状。 (二)水分 水分高低反映产品的含水量,水分超标易使产品发生霉变,缩短产品的保质期限。《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膨化食品》(GB 17401-2014)中规定薯类和膨化食品中水分不得超过7g/100g。水分超标的原因,可能是企业对生产工艺控制不严格,也可能与产品包装密封不严、储运条件控制不当等有关。 二、食品添加剂问题 亚硝酸盐(以亚硝酸钠计) 硝酸盐是一种具有护色和防腐作用的食品添加剂,广泛应用于肉制品生产加工过程中,可抑制肉毒杆菌的生长。《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中规定,酱卤肉制品类中亚硝酸盐的残留量不得超过30mg/kg。为保证食品安全,确保公众身体健康,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告(2012年 第10号)规定,禁止餐饮服务单位采购、贮存、使用食品添加剂亚硝酸盐(亚硝酸钠、亚硝酸钾)。此次检出亚硝酸盐产品的单位属于餐饮服务单位,其食品检出亚硝酸盐说明存在违规使用的可能性;也可能是购进原料不合格,由不合格原料带入导致产品不合格。 三、微生物污染问题 菌落总数 菌落总数是指示性微生物指标,主要用来评价食品清洁度,反映食品在生产过程中是否符合卫生要求。食品的菌落总数严重超标,将会破坏食品的营养成分,加速食品的腐败变质,使食品失去食用价值。《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糕点、面包》(GB 7099-2015)中规定,糕点中菌落总数,同一批次样品的5次检测结果均不超过105CFU/g且至少3次检测结果不超过104CFU/g。菌落总数超标说明个别企业可能未按要求严格控制生产加工过程的卫生条件,或者包装容器清洗消毒不到位;还有可能与产品包装密封不严,储运条件控制不当等有关。 四、兽药残留问题 恩诺沙星 恩诺沙星属于喹诺酮类合成抗菌药。《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兽药最大残留限量》(GB 31650-2019)中规定,恩诺沙星在鱼的皮+肉中最大残留限量值为100μg/kg。淡水鱼中恩诺沙星超标的原因,可能是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违规使用相关兽药。长期摄入恩诺沙星超标的食品,可能会引起头晕、头痛、睡眠不良、胃肠道刺激或不适等症状。 五、重金属污染问题 镉(以Cd计) 镉(以Cd计)是最常见的重金属元素污染物之一。《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17)中规定,镉(以Cd计)在鲜、冻水产动物的甲壳类中限量为0.5mg/kg。镉超标可能是水产品在养殖过程中对环境中镉元素的富集。 六、其他污染问题 阴离子合成洗涤剂(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计) 阴离子合成洗涤剂的主要活性成分是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是一种低毒的化学物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消毒餐(饮)具》(GB 14934-2016)中规定,消毒餐(饮)具中阴离子合成洗涤剂(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计)不得检出。消毒餐(饮)具中检出阴离子合成洗涤剂的原因,可能是用于清洗餐具的洗涤剂不符合标准;也可能是洗涤剂或消毒剂未彻底冲洗干净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