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天碧海之间,舟楫列队成阵的渔排漂浮在海面上,福建渔民常年居住在渔排上耕耘大海。 01、优质服务开启能源“密码” 南日岛是福建第三大岛,“南日鲍”是莆田市首个地理标志产品,产量占全国的1/3以上。鲍鱼育苗对于水质要求很高,海水须用电泵抽起,净化过滤后才能注入鲍鱼苗养殖池,全过程都需用电。 为使养殖户用上放心电,国家电网福建电力“双满意”共产党员服务队主动走访渔排,实时掌握客户需求,对养殖户的自备电源、风电机等用电设备“把脉义诊”,全面消除各类线路、设备安全隐患,将安全用电知识带进养殖人家。 国家电网福建电力“双满意”共产党员服务队积极向渔民推广网上国网APP,手把手指导渔民下载、讲解并现场演示其各项功能,缴纳电费、查询停电信息、故障报修、办理用电业务、在线获取电子发票等,畅通供电服务最后一百米,让服务向线上化、数字化转型,将便捷办电方式送到渔民心坎上。 02、绿色能源守护碧海银滩 在晋江金井镇塘东村海边,有着大片的鲍鱼养殖区域。鲍鱼的人工养殖因为各地自然条件不同,所采取的养殖方式也各不相同。晋江金井镇浅海筏式养鲍的鲍鱼养殖工作人员需要常年累月的待在船上。 “如果没有安装光伏发电装置,就没有电视看,会很无聊,用手机看的话一个月要花二三百块钱。” 鲍鱼养殖户老刘说,这样的环境不仅是生活无聊,还有许多不便。“有电和没电的区别太大了,有了太阳能,没有煤气也可以用电锅煮饭,晚上也不需要用手电筒照明了。” 据悉,在没有安装光伏发电前,渔船单纯依赖蓄电池储存的电能供电,鲍鱼养殖工作人员必须三天上岸一次补充电能,如果遇到风浪等恶劣天气来回一趟会更麻烦。为此,国网晋江市供电公司鼓励鲍鱼养殖户,安装小型分布式光伏发电站,并主动帮助他们进行调试安装。同时,定期组织党员服务队上船帮助渔民检查用电线路,让渔民用上安全、放心的电能。 03、坚强电网护航海洋产业 干净整洁的环境、清新可爱的墙面、极具特色的栈道、灯火璀璨的夜景……这是福州连江苔菉镇最新“网红打卡地”、拥有国家鲍鱼养殖示范区的同心村。 以苔菉镇同心村为例,去年,同心村鲍鱼产量1700多吨,总产值1.7亿元。今年,发布以同心村“永结同心”为创意的福建省内首个“我要鲍鲍”鲍鱼品牌IP。 ![]() 国家电网福建电力“双满意”共产党员服务队靠前服务,深入乡村了解用电需求,牵头推动电网升级,协助村内电力线路、公园灯景建设,积极营造优质安全可靠的供电环境,为同心村旅游产业提供强有力的电力支撑。有了充足的电力保障,同心村鲍鱼旅游业发展的步子迈得更大、更稳了。 发挥海洋资源禀赋优势,整合海洋资源转型,形成独具特色的以鲍鱼为品牌的旅游业,乡村振兴的美好画卷正徐徐展开。 (林珊 颜伟 黄玉娥 潘翰 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