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消费网

十年“鲤跃”印记 电靓光明之城

来源:国网福建电力 作者:李毅鹏 曹晶 发布时间:2022-09-19 09:33:35    分享到:

滨海而踞,红砖古厝。这里是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马可波罗笔下的“光明之城”——福建泉州。因其城郭形似“鲤鱼”,又名鲤城。

回望泉州电网发展的十年,国网泉州供电公司深入实施新时代电力“双满意”工程,传承弘扬“晋江经验”,全力打造坚强可靠电网,不断创新优质服务举措,助力泉州成为全省首家GDP迈入万亿的地级市,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用电需求,助力泉州实施“强产业、兴城市”双轮驱动工作。

image

01、织网架线 海丝名城焕发光彩

铁塔巍巍入云端,银线条条通天堑。 今年5月17日,福建北电南送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泉州段)开工,工程投产后将有力支撑泉州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对服务泉州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image

从2019年开始,国网泉州供电公司深化“党建+基建”,将电网超长工期建设项目列入政府部门重点督办项目,明确由市发改委(重点办)负责电网建设协调,逐一攻克难点、痛点问题。2020年7月,随着泉州地区最后一个输变电超长工期项目、工期跨度长达4年的110千伏沉洲(浦西)输变电工程顺利投产, 标志着超长期工程全面破解征迁难题,电网建设步入“快车道”。

一组数据显示,2020年,泉州GDP突破1万亿元,成为全省首家晋级万亿俱乐部的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电网建设快马加鞭。2021年,泉州市全社会用电量连续26年位居全省首位,泉州成为全省首家实现用电量突破600亿千瓦时、负荷突破1000万千瓦的地级市,一座座泉州电网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是“宁让电等发展,不让发展等电”的生动体现。

image

image

主网持续补强,配网更加可靠。2019年 7月,泉州最后一个行政村福美村并入“大电网”,助力茶产业发展。该项目总投资1500多万元,要30多年才能收回成本,这份“民生账单”写满了村民的幸福感。

泉州电网实现了从网架的“大动脉”到配电网络的“毛细血管”全面升级。如今,泉州电网变电站总数、变电容量均为全省第一,形成了以500千伏电网为主干、220千伏南北中分区供电、110千伏单链、双辐射、单环网相协调的接线架构,让“海丝名城”泉州的经济社会发展更有底气。

image

02、优化营商环境 造强市拔地而起

泉州是“晋江经验”的发源地,民营经济是泉州发展的特色所在、活力所在、优势所在,贡献了全市八成以上地区生产总值。为更好地服务民营企业发展,国网泉州供电公司实施“美好生活·电靓万家”“营商环境·电暖万企”行动,构建政企联创的共同体,按下优化营商环境快进键,画好与民营企业发展的同心圆,为“智造强市”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2017年开始,国网泉州供电公司深化政企党建联创,逐渐形成了电力工程挖掘道路“一窗式”联审等“五个一”政企融合办电新模式,推动政企双方在人员、窗口、数据、平台、设备共享,进一步拓展了客户办电服务渠道,满足了客户办电“就近办、顺路办”需求。该做法也入选全省营商环境典型经验推广,荣获“泉州市赋能营商环境十大数字化应用”。

服务提质,电暖万企。国网泉州供电公司创新打造“泉电e享”特色服务,通过以租代建等方式,减轻企业的首期办电投入成本。推广“电e金服”普惠金融。率先实现小微企业办电“零上门、零审批、零投资”全覆盖,办电成本降低、办电环节从7个精简至2个。

image

image

营商环境是一座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国网泉州供电公司聚焦解决工业(产业)园区入驻企业一次性投资成本高、生产用电运营不高效和园区用电设施运维压力大等问题,推出园区“开关站(环网室、环网柜)+公用配电室+专变配电室”的供配电模式,打造“一站式”服务,实现企业投资更省钱、用电更省心。低压接入的入园企业可实现零成本办电,高压接入的入园企业通过“以租代建”代替“全额投资”,整体供电周期较传统模式时间上缩短50%。

为了消除企业和公共区域老旧设备安全隐患,国网泉州供电公司以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安全生产隐患整治三年专项行动、节能减排助力“双碳”目标,推动用户侧用电老旧设备迭代升级。据统计,共有125家企业对老旧变压器、配电设备进行改造升级,有力保障企业可靠安全供电,实现政府、企业、客户的多方共赢。

image

同时,国网泉州供电公司依托政企党建联创,采取“数据共享、服务集成”的方式,牵头在行政服务中心开设专窗,推出“水电气”二手房户表联动过户服务,让客户“最多跑一趟”。为了让客户办电更省时省力,该公司研发“票易领”自助领取柜,提前将开具专票放入自助领取柜,并以短信形式提醒次日到营业厅领取,省去了客户打印发票的排队和等待时间,在疫情期间有效降低了客户接触感染的风险。在未来,还有更多的“随需随接”“随报随接”“开门接电”,一个个生动实践,一项项创新服务,正以有品质的方式为优化营商不断“充电”,让民营经济更具活力。

03、绿色赋能 品质泉州共享共赢

2016年2月7日晚,泉州文庙内外,红灯高挂,华光交映,充满浓浓的喜庆气氛。中央电视台猴年春节联欢晚会东部分会场大型演出正在这里举行。文庙是古城世遗点之一,国家电网福建电力“双满意”(泉州海丝之光)共产党员服务队主动担当,带头开展项目攻坚,实施缆化改造工程,让杆线入地,并对周边电力设施喷涂彩绘,不仅使环境更加美观,供电也更加可靠。

泉州古城区在保护中发展,实现了千年历史文化与繁华市井生活和谐共存。在这背后,可靠的电力保障功不可没。从2015年,国网泉州供电公司升级29条街巷网格服务,打造独具特色的“古城供电样板”,有力支撑泉州申遗成功。在古城核心区建成13座智能巡检站房、安装128套智能融合终端,设备故障平均修复时长从1.3小时缩短至28分钟。

image

经过“微改造”后的古城,实现了“见人见物见生活、留形留人留乡愁”,奏响了“烟火与诗意”的美好乐章。

今年4月至6月,该公司相继在南安和石狮建成投运3个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工程,成为国网福建电力建设国网省级新型电力系统首批32个示范项目中最早建成投运的项目。2021年,泉州被国网福建电力确立为新型电力系统“微网”示范建设单位,支撑供给侧清洁替代,并网分布式光伏项目8173个、容量64.1万千瓦,规模居全省第一,清洁能源保持100%全额消纳。

image

用能的点点变化,不仅仅体现在一组组数据中,更在人们一朝一夕的寻常生活里。国网泉州供电公司实施“清新福建·绿色赋能”行动,推动消费侧清洁替代,推广电制茶、电窑炉、电制香等“一县一特色”电能替代,改造全电景区5个、全电校园20个、全电厨房19个,累计替代电量26.34亿度,减排二氧化碳超250万吨,绘就一幅“山清水秀电更绿”的发展画卷。

码头岸边,蓝天碧水。在以前,石湖港使用燃油发电,不仅污染环境,噪声还很大。国网泉州供电公司积极推广电能替代,先后对石湖港24架轮胎式龙门起重机实施“油改电”,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2810吨。

image

如今,绿色能源发展蔚然成风,新时代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离不开“量体裁衣”的每一度电。国网泉州供电公司将聚焦服务“双碳”目标,在传统电网优化升级的基础上,致力打造集直流互联、储能系统、分布式电源为一体,覆盖园区—乡镇—乡村多场景的高比例分布式光伏柔性配电网示范区,努力朝着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发展。

绿色能源赋能,提升的是百姓用电用能的质量,拉近的是人与大自然的距离。这一切,让泉州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人民的生活更美好。(李毅鹏 曹晶)

责任编辑:沙鹏成
首页 | 版权声明 |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公共服务 | 衣食住行 | 日常消费 | 图片 | 视频 | 区域

Copyright © 2020-2029 福建新消费 福建消费网 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福建联合信实律师事务所 邱兴亮律师
闽ICP备20009188号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10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