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消费网

银线送光明 绿电靓闽西

来源:国网福建电力 作者:詹春艳 袁鸿梅 郭弘俊 林俐 刘婷 发布时间:2022-09-22 09:23:39    分享到:

龙岩是红色圣地、生态福地、客家祖地、创业宝地,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进入新时期,老区恰青春,龙岩正用“高质量发展”续写红色荣光。

十八大以来,国网龙岩供电公司以责无旁贷的使命感,深入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加快构建龙岩市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全力助推闽西老区“绿色”崛起,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



image

01、“一站式”服务 护航新能源体系发展

2012年以来,光伏发电在龙岩各地悄然兴起。为更好服务光伏项目,国网龙岩供电公司采取“一站式”服务,按照各类光伏发电工程建设需求,优化并网流程、简化并网手续,为客户顺利并网提供优质服务。

2013年11月20日,龙岩市新罗区龙门镇湖二村居民黄亚洲5千瓦光伏发电并入国家电网,该居民用户成为龙岩市首个家庭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的居民用户。

2016年11月2日,黄亚洲向国网龙岩供电公司递交个人光伏发电扩容申请,新增建设20千瓦光伏发电项目,所发电量全部上网卖出。“供电公司承诺为业主提供接入系统方案制定、并网检测、禁止倒送电、调试等技术支持,不收取任何费用,也非常支持我们对光伏发电的尝试探索。”黄亚洲说。

“棚上发电、棚下种果”——这说的是永定区湖雷镇农户张育海依托光伏项目创办的全市首家“光伏观光+果蔬种植”现代农业园。

2015年6月,张育海在自家农业大棚上架设太阳能电子板,在不改变农用地性质的同时,还可将大棚屋顶产生的电能接入就近变电站并网发电,每月除去自用电,还有2.4万千瓦时剩余电量卖出,每月可增加收入2万元。

image

风电在龙岩市清洁能源中占有“重要一席”。为加快推进风电送出配套电力工程建设,国网龙岩供电公司党委积极探索党建内嵌融入中心工作机制,把“支部建在项目上”,充分发挥临时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攻坚克难的先锋模范作用。

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天子壁风电场项目是省重点项目,该为满足天子壁风电场的电力送出需要,国网龙岩供电公司党委专门成立建设攻坚项目临时党支部,以“党建+基建”的工作模式克服时间紧、任务重、施工难等因素,该工程比原定计划提前135天完成,保障连城天子壁风电项目顺利并网发电。

image

此外,国网龙岩供电公司加快推进充电桩建设,助力清洁能源消费。截至目前,龙岩市已建成投运充电站126座,充电桩3078个。同时,龙岩各县(区、市)主要景点和所有高速服务区均已覆盖充电桩,充分保障了电动汽车“城市内畅行无阻,城市间出行无忧”。

02、电能替代 助力水土流失治理

福建长汀是红色苏区、红军长征出发地之一,也是南方水土流失治理的典范。上世纪九十年代,长汀县电网只有1座110千伏变电站、2座35千伏变电站及其配套的35千伏线路。

2012年以来,龙岩市政府出台政策,实施“以电代燃”,对河田、三洲、濯田、策武、新桥、南山、涂坊等7个水土流失重点乡镇,每度电补助0.2元,其余10个乡镇每度电补助0.05元,从源头上解决农民烧柴破坏植被的问题。

为保证“以电代燃”政策的落地实施,自“十三五”以来,国网龙岩供电公司奋力打造坚强电网,逐步形成了以220千伏变电站为中心、110千伏环网供电网络,长汀电网的供电能力翻了两番,农村供电质量进一步提升。

image

如今,国网龙岩供电公司有序推进电能替代,进一步巩固了长汀水土流失治理成果。“现在村里烧柴、烧草的现象消失了,村民们的生产生活也离不开电了。”长汀县河田镇南山下村村委会主任刘怡美说。

据了解,2020年底,龙岩市水土流失率降至6.03%、长汀县水土流失率降至6.78%,超过“十三五”规划目标。

image

03、“一廊一带” 践行绿色电网发展理念

“挂果后,杨梅树需要定期施肥养护,第二年才能长更多杨梅。”今年3月25日清晨,在10千伏村江线廊道下方,龙岩市新罗区江山镇林业站站长陈耕辉对林农傅有保讲解廊下经济林木养护技巧。2021年,这些廊道下的杨梅给傅有保带来了3.2万元收益。

龙岩地处八闽之西,森林覆盖率76.23%,在全省地级市中位居第一。国网龙岩供电公司90%以上的10千伏线路均从山林、竹林间穿过,以林竹为线路走廊。

为破解“保持绿水青山”与“电网线路走廊建设砍伐竹木”的矛盾,国网龙岩供电公司以生态安全、电力安全和绿色惠民三个方面为着力点,创新绿色发展思路,2015年11月,在龙岩市江山镇试点建设全国首条10千伏电力线路走廊经济防火林带(简称“一廊一带”),在电力线路走廊下方种植常绿阔叶、叶厚革质兼具防火作用的低矮经济作物,实现多方共赢。

2022年初,在原有10千伏电力线路走廊经济林带建设的基础上,国网龙岩供电公司与长汀县林业局、河田镇党委政府开展党建三级联创,建设全国首条多彩碳汇示范林电力廊道,深化电网绿色发展理念、创新项目绿色建造方法,推动输变电工程从传统模式向绿色建造方式转型升级,形成资源共享、林电互保的电网建设新模式,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

据介绍,多彩碳汇示范林电力廊道主要种植红色的毛杜鹃、金黄色的黄金枸骨与绿色的栀子花这3种低矮灌木,成林后将形成红黄(金)绿三色林带。此外,在输电线路周边种植竹柏、紫玉兰、紫薇、紫荆花等观赏性乔木,形成兼具防火性、经济性与观赏性的综合性多彩碳汇示范林。该廊道建成后,既解决了林木生长与电力线路安全运行的矛盾,可以高效恢复地方生态。此外,廊道形成美丽林带景观的同时,栀子花果实也可为林农带来持续的经济收入。

银线送光明,绿电靓闽西。如今,坐落在闽西红色土地上的一座座变电站,在一条条银线的联结下,把绿色清洁的电能传递到了闽西老区城市、乡村的每个角落,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坚强的电力支撑。(国网福建电力 詹春艳 袁鸿梅 郭弘俊 林俐 刘婷)


责任编辑:沙鹏成
首页 | 版权声明 |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公共服务 | 衣食住行 | 日常消费 | 图片 | 视频 | 区域

Copyright © 2020-2029 福建新消费 福建消费网 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福建联合信实律师事务所 邱兴亮律师
闽ICP备20009188号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10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