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以来,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紧紧围绕人才强企战略目标,抓住企业发展“第一资源”,持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变革,积极打造以创新、能力、贡献为导向的多元化人才评价体系,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为加快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注入强劲动力。 打造优秀年轻干部“活水池” 青优人员是干部队伍的后备生力军。为助力青优人员成长成才,国网福建电力在人才培养中积极探索,深入落实“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建设,以培育“青年科研专家”“青年电网工匠”“青年卓越管理者”为目标,遴选优秀青年,为其成长架好梯子。 国网莆田供电公司运检部四级职员高漩就是扶“梯”而上的年轻干部,也是“活水池”中跃跃欲上的优秀人才。从青年骨干到四级副职,他花了一年多时间。 2021年初,高漩被选入国网莆田供电公司计划长期培养的30名青年骨干梯队。他积极参加该公司组织的青年员工特训营并被评为优秀学员,牵头开展了运检重点工作跟踪、新时代电力“双满意”工程建设等系列工作,负责管控资产全寿命改革攻坚指标,当年度国网莆田供电公司该指标进入全省前三。在国网福建电力组织的2021年卓越高阶班上,高漩被评为优秀学员、线上训练营优秀学员,其所在团队被评为“最佳学习团队”。2022年3月,经过一年多的培养,高漩被提拔为四级职员。 “今天我能取得如此成绩,是岗位历练了我,是公司提供的平台成就了我,让我们成长之路走得更顺畅。”高漩感慨地说。 和高漩一样,一批青年骨干经过组织培养和自身努力,快速成长成才为年轻干部。 近年来,国网福建电力以青优、青马、80后青干为对象,着重培养有潜力有业绩、能吃苦有思想的青年骨干,优化老中青梯次配备,为优秀年轻干部“活水池”注入活力。 打造技能人才“蓄水池” 9月16日,国网福建超高压公司2022年度“安康杯”劳动竞赛圆满落幕。本次比赛进一步加强青年员工的技能培养,努力锻造出一支素质硬、专业强的员工队伍。 近年来,国网福建电力不断完善岗位培训标准和考核体系,以夯实基础和提高技能为重点,优化人才结构,提升员工素质,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高技能人才成长体系。 7月5日,国网福州供电公司电缆运检中心组织运维人员开展110千伏超竹线局部放电检测工作。局放检测是电缆线路日常运维监测的重要手段,目前,该公司已经实现全部自主施工作业。 但在以前,福州地区电缆专业人才相对匮乏。为解决该困境,国网福州供电公司通过在电缆专业大力培养“全科医生”、发挥优势提升“专科医生”的方式,确保核心业务“自己干”“干得精”“管得住”,不断完善员工培训机制——建成电缆运检专业培训室、开展县供电公司电缆专业培训工作、完善班组传帮带体系……使电缆专业逐步形成“全科有广度、专科有深度”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专全互补,输电电缆高质量专业人才比例稳步提升。 国网福建电力致力打造技能人才“蓄水池”,围绕企业发展、员工成长两大需要,强化培训赋能,提升员工技能水平。 打造高端人才“储备池” 8月22日,国网福建电科院无人机智能巡检技术攻关团队负责人陈伯建正通过自主研发的机巡作业管控平台,远程实时监督全省无人机现场作业情况。短短三年,他带领团队一路闯荡无人机自主巡检领域十余个技术“无人区”,取得了诸多创新成果。 国网福建电科院引导员工永葆科技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积极培育创新文化,选树专家人才典型,分层次打造“权威型领军、复合型总师、进取型青优”三支人才队伍建设,打造10个劳模青年创新工作室,建立客座教授机制,加强学术交流活动等,全力营造“人人想创新、人人敢创新、人人会创新”的氛围。 长期以来,国网福建电力持续激发企业创新内生动力,增强科技创新实力,推动“高端人才引领工程”建设,强化科技人才专项科研项目管理,创新科研立项机制,设立科技人才专项资金。此外,充分发挥博士后工作站、劳模创新工作室、创新成果孵化基地作用,制定个性化的科技项目人才培养任务书,把青年科技人才培养融入项目研发全过程,多举措促进高端人才梯队建设。 改革激发了队伍活力、动力和创造力,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郑丽默 朱清霞 陈蒸 陈德钧 王瑞祺 王忠平 戚晓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