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海沧区市场监管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科科长吴建坤申请的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一种电梯安全缓冲装置》(专利号:20222505790.1)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在全市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员队伍中,其成为首个个人国家专利获得者。吴建坤科长长期深耕特种设备安全领域,对电梯故障检查、维修和监管方面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厦门3.18湖边御景电梯蹲底事故发生后,吴建坤科长结合平时工作的实际和经验,突发一种奇想:“如果电梯能像汽车一样加装上‘安全气囊’,当发生极端情况时,岂不是可以更好保护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于是,一种新型电梯安全缓冲装置的雏形逐渐清晰起来。 目前,市场上最常见的电梯为曳引式电梯,电梯均装有限速器-安全钳,该装置为电梯下行超速保护装置。当电梯下行速度超过额定速度1.15倍时,限速器就会提拉安全钳制停轿厢。然而,随着电梯使用年限增长、保养不到位等原因,会导致限速器机械卡阻、安全钳油污过多、安全钳间隙调整不当等问题。在极端工况下(如整个对重异常脱落等),仍存在安全钳无法完全制停轿厢的情况。当轿厢接触缓冲器时的速度超过缓冲器设计范围时,便会发生蹲底事故,容易造成轿厢内人员受伤。 吴建坤科长设计的电梯安全缓冲装置,巧妙利用轿厢底部与底坑结构布置,同时设置有轿厢底部气囊和底坑气囊,当设置的激光测速装置监测到轿厢速度异常下降时,控制器通电触发,将轿厢底部气囊和底坑气囊充满氮气,充气的气囊先于缓冲器与缓冲墩接触,初步缓解轿厢下降速度,接着缓冲器与缓冲墩进一步接触压缩,消除轿厢产生的冲击力,避免轿厢内人员因剧烈的缓冲过程受伤。 该国家专利的授权,是吴建坤同志长期奋战在特种设备安全监管一线的实践成果,是用心、用情、用力服务群众的具体体现,更彰显了海沧区市场监管局“生命至上、安全发展”的工作理念。下一步,海沧区市场监管局将继续强化质量安全意识,以科学监管为手段,不断提升电梯质量安全水平,让人民群众安全乘梯、放心乘梯。(通讯员:林宇凡 范艳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