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紧紧抓住预算绩效管理这个“牛鼻子”,狠抓建制度、夯基础、强监控、全覆盖等四个方面的工作落实,积极推动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提质增效,提升预算管理水平和资金使用效益。 抓实预算绩效管理实施保障。一是领导重视。局长对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作出批示,要求切实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二是强化制度建设。印发了《南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预算绩效管理办法》《南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实施方案》,进一步规范了预算绩效管理流程,明确了管理责任,为推进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提供了制度保障。三是强化政策宣传。及时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中共福建省委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的通知》《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等政策宣传到各业务科室。 抓实绩效指标体系建设,夯实绩效管理基础。单位建立了本部门普遍适用的绩效指标体系,且每年根据实际情况动态调整完善。单位在编制预算时,同步编制绩效目标,按要求编制并合理设置绩效目标,最终调整完善,同时编报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和项目支出绩效目标。 抓实绩效运行监控,强化预算绩效全程管理。坚持实行绩效目标实现程度和预算执行进度“双监控”:一方面强化资金全程监管,确保资金规范安全使用;另一方面,加强绩效目标实现程度动态监控,对部门绩效目标运行偏离、未达预期进度或目标、出现较大偏差或存在严重问题以及因突发事件等因素影响需调整预算和绩效目标的,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处理,确保财政资金快速支出、规范使用,发挥最大效益。 抓实绩效评价工作,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本单位预算项目支出实现绩效自评全覆盖。通过绩效自评,增强了本单位主体责任意识。通过绩效自评,强化资金使用部门支出责任和预算效率意识,促使单位树立和强化“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绩效理念。 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开展以来,本单位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预算资金使用效率大为提高,“三公经费”及会议费、培训费得到有效控制。项目支出中各项目高效运转,发挥了项目资金应有的效益。(张家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