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消费网

福建银保监局:提升金融质效 服务乡村振兴

来源:福建银保监局 作者: 发布时间:2023-04-04 10:58:03    分享到:

福建银保监局引导辖区银行保险机构主动融入福建乡村振兴发展战略,聚焦老区苏区等重点区域,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加大金融资源倾斜,助力福建农业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截至2023年2月末,辖区涉农贷款余额1.79万亿元,同比增长13.34%;向革命老区苏区投放贷款余额2.98万亿元。

加强监管引领 健全金融政策体系

围绕金融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点面”结合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动不断健全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整体工作框架。

一是强化统筹谋划。出台银行业保险业高质量服务乡村振兴的年度工作意见,加强涉农贷款、普惠型涉农贷款等监管指标考核,确保金融资源总量供给。立足过渡期实际,努力构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的工作机制,为脱贫户与边缘易致贫户发展生产提供免抵押、免担保、全额贴息的小额信贷支持。

二是聚焦产业发展。出台金融支持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并引导各银保监分局针对三明种业、宁德海洋渔业、龙岩红色旅游等老区苏区地方特色产业出台政策,推动银行保险机构全力支持“红”“蓝”“绿”等乡村特色产业发展。

image

▲“鲍鱼贷”助力乡村振兴,解决养殖户融资难问题

聚焦资源要素 激活乡村振兴动能

指导辖区银行保险机构聚焦乡村特色产业定位,推动特色产业与金融服务相结合,探索支持福建乡村产业振兴的新路径。

一是围绕特色农业产业资源,推广“一特色产业一信贷产品一保险服务”模式,创设“福林贷”“海参贷”“沙县小吃贷”、茶叶低温指数保险、太子参价格指数保险等特色产品,为乡村产业提供费率优惠、期限适配、金额适度、覆盖全面、服务便利的金融服务。截至2月末,我省乡村十大特色产业贷款余额1799.5亿元,同比增长28.3%;今年以来,农业保险为辖区农业生产提供风险保障454.1亿元,支付赔款1.1亿元。

二是围绕农村产权资源,联合地方政府在省、市、县三级探索建设农村生产要素流转平台,提供“融资+融智”综合服务,盘活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海域使用权、林权等产权要素;指导银行配合地方政府搭建村集体经济组织“三资”平台并实现全省县区全覆盖,创新“福村贷”“福股贷”等产品,激活村集体活力;支持银行运用金融科技手段破解奶牛等生物活体抵押难题。截至2月末,辖区林权、海域使用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余额103.6亿元。

三是围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科技特派员、农村创业能人等乡村人才资源,联合多部门出台乡村人才振兴专项政策,为乡村人才“量体裁衣”提供金融支持。截至2月末,辖区农村妇女和农村青年创业贷款、科技特派员贷款余额合计达到461.4亿元。

image

▲人保财险宁化支公司农险理赔员对雹灾受损烟叶进行现场查勘

加大信贷支持 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引导辖区银行保险机构围绕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和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充分发挥金融资源的支持撬动作用。

一是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加大城乡供水一体化、农田水利设施、生活垃圾污水处理、农村养老、医疗与教育等领域的金融支持,推动农业基础设施现代化、农村生活设施便利化、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上台阶。截至2月末,辖区农村基础设施贷款余额2608.4亿元,支持项目建设超过1400个。

二是助力农业绿色转型发展。推动银行机构向种植业、养殖业、三产融合、农机装备、污染防治和新型主体培育等关键领域的绿色农业活动配置充足的金融资源,引导银行机构探索根据农业生产经营绿色评分结果给予差异化信贷支持。

image

▲仙游农商银行金融助理下乡走访农户助力春耕备耕

image

▲农户在村镇财政惠民惠农资金服务示范点便捷取款,实现“金融服务不出村”


责任编辑:沙鹏成
首页 | 版权声明 |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公共服务 | 衣食住行 | 日常消费 | 图片 | 视频 | 区域

Copyright © 2020-2029 福建新消费 福建消费网 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福建联合信实律师事务所 邱兴亮律师
闽ICP备20009188号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10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