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银保监局将风险减量管理作为年度重点工作,从倡导风险减量服务理念、构建风险减量服务体系、健全风险减量服务制度、加强风险减量服务人才建设等方面协同推进行业风险减量服务。”福建银保监局财险处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了解,在今年主要财产险年度监管会谈上,福建银保监局加强规划引领、行动督导,发挥行业交流的积极作用,推进财险公司从风险等量管理向风险减量服务转型。 ![]() ▲人保财险福建省分公司工作人员与鼓楼区房管局工作人员在巡查老旧小区并检测设备 让居民安心 鼓楼区作为福州市辖区的老城区,老旧小区综合整治是政府、群众都十分关注的民生工程。 “2021年,鼓楼区在全省率先开展‘房屋科技保险监测’试点工作,选取了辖内20栋老旧房屋进行动态监测试点,人保财险为我们提供了‘城房科技保险’。”鼓楼区房管局物业科科长陈俊峰告诉《中国银行保险报》。 福建银保监局引导财险机构在产品创新时导入风险减量理念,有针对性地评估投保人所处行业、所处地域可能存在的风险隐患,提前引入风险减量服务,做好保前风险评估,强化保中风险防控。 位于温泉路14号的省立医院宿舍,为大多建于20世纪80年代、90年代的砖混结构建筑,较为破旧、居住密度大。 “我们根据房屋建造年代、使用功能等因素,给试点的房屋安装了倾角计、大标距应变计、裂缝针等,通过远程动态监测与日常巡检相结合的方式,为政府管理部门提供数据支持,判断对房屋管理采取何种措施。”人保财险榕城分公司国际业务部负责人告诉《中国银行保险报》。 据了解,该项目是全国首个房屋治理类“科技保险”全省统保项目,采取“房屋保险+设备监测+人工巡查+预警处置”的方式,实现物联网全覆盖。试点房屋高达2000栋,覆盖全省10个地市89个区县,为房屋整体倒塌造成的居民房屋损失和临时安置费用提供了总额约100亿元的有效风险保障。 人保财险提供的服务涵盖房屋商业保险、房屋安全动态监测、应急加固维修、房屋安全网格化管理人员培训、专家组建立、房屋安全动态监测系统软件开发和维护等,建立了“城镇住房保险+科技+服务”机制。 “有了监测数据,也有助于政府部门处理和化解行政执法过程中的争议。”陈俊峰表示。 路过的居民表示,“没想到这个小东西(大标距应变计)的作用这么大。虽然是老房子,但有了这玩意,这些年我们一直住得很安心。” 让客户放心 福建银保监局引导财险机构分析研判保险标的可能遭受的事故情形及解决方式,建立健全应对保险事故预防体系和理赔运行机制,进一步丰富风险减量工作内容;持续推动系统工具和大数据支持,支持保险机构利用总、分公司研发的系统工具协助客户减少风险隐患。 “海上风电运营项目需要确保电缆及风机设备的安全,为了保证风电场的稳定运行,我们投保了太平洋产险的海上风电运营保险。”福建省三川海上风电有限公司董事长张金光告诉《中国银行保险报》。 2020年3月至今,太平洋产险福建分公司作为首席承保人,承保三川海上风电莆田平海湾海上风电场F区项目、莆田石城海上风电场项目运营险项目。 “由于海底环境复杂不可控,海缆受损情况时常发生。我们还对两个海上风电运营险项目定期开展海缆冲刷风险专项检验服务,及时发现海缆风险隐患并降低出险率、出险损失,落实风险管控与预防。”太平洋产险福建分公司企业客户部总经理林蕊表示。 宁静的莆田平海湾,阳光照耀下一片蔚蓝。据了解,海上风电场F区项目、莆田石城海上风电场项目两个项目总装机容量40万千瓦,每年可节约标准煤近5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近百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各类大气污染物超万吨。项目安全运行将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后续,我们将对海上风险运营项目进行海上风机叶片检验,希望还能与太平洋产险开展全方位的项目风险保障合作,为公司海上风电运营带来更多样化的风险管理服务,保障公司海上风电的稳定运营。”张金光表示。 ▲太平洋产险福建分公司专业技术人员开展海缆检测 让企业舒心 近期,福建银保监局开展风险减量服务行动“企业行”,了解机构风险减量服务开展情况、投保企业风险减量服务需求及意见建议等;开展风险减量服务行动“机构行”,通过下发专项通知、现场督导等方式,督促各财险机构围绕风勘、事故预防、汛期巡检等方面帮助投保企业开展风控管理。 坐落于福建漳州台商投资区的联盛纸业(龙海)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再生资源废纸为主要原料的环保型造纸与热电联产为一体的企业。 “燃煤电厂在各生产环节存在很多引起火灾的客观因素,如输煤、制煤等燃烧系统及发电机、变压器等电气系统均为主要火灾风险点。”该公司投融部经理蓝添琪告诉《中国银行保险报》。 平安产险福建分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司为企业的配电房、电池柜、计量柜等开展了红外热成像检测服务,对全厂的电气设备火灾风险进行排查。 此外,该公司积极通过企业宝APP上线的“安全生产专区”,向安责险六大行业(危化、非煤、冶炼、烟爆、民爆、建工)客户推介线上化安全生产风险评价服务。目前,已针对交通安全、消费安全、法律法规等七大高频场景推出了60多门实用的免费安全课程,为企业提供了定制化风险预防培训。 平安产险福建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刘浩表示,“风险减量服务是财险业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之一,对于提高社会抗风险能力、降低社会风险成本具有积极作用。平安产险企业宝APP上线的灾害预警、风险评测、安全培训、智慧巡检等五大风控服务,从整体上提升客户风险管理水平。” 今年6月“安全生产月”期间,平安产险福建分公司派出风控专家到企业,开展实地风险减量服务。据不完全统计,平安产险已累计为近百家安责险投保企业提供事故预防技术服务,累计投入专家约200人次,为相关企业客户进行了逾百次隐患排查,发现隐患约540处。 蓝添琪表示,“平安提供了非常专业的全流程风险管理服务,尤其是风险减量服务让我们很放心。” 据了解,今年以来,福建银保监局引导财险业加强行业交流,重视发挥行业的力量,协同作战、共抗风险。如,支持共享业内风险地图、开展行业风险减量服务经验交流会;开展防灾减灾宣传;协作建立灾情预警机制,支持行业与气象、地质、水利等专业机构协作建立灾情预警机制等,在大灾大害、突发事件面前,保险业成为抗击灾害的重要力量。 数据显示,针对防汛备汛、汛期等重点风险时期,福建银保监局组织部署行业开展防灾防损及汛期大灾应急演练。2023年防汛备汛期间,共组织1873人次开展防汛风险排查,发现风险隐患1512处、已整改578处;12家省级分公司对相关预案进行修订完善,全行业开展防灾救灾应急演练70场次、参加人数1785人次。 ▲平安产险福建分公司风控人员用红外热像仪进行配电柜设备隐患排查 践行“保险+风险减量服务+科技”减灾管理新模式 陈峰 人保财险福建省分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高级经济师 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努力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 人保集团提出了“保险+风险减量服务+科技”的新逻辑,从简单的“险后补偿”转向“险中响应”“险前预警”,推动从提供“保险产品”转向提供“一揽子风险解决方案”,从依靠“产品盈利”转向依靠“服务盈利”,从“碎片化的服务”转向“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从“价格经营”转向“价值经营。” 人保财险福建省分公司加快发展公司风险减量服务,践行“保险+风险减量服务+科技”减灾管理新模式,以保险服务实体经济、社会治理、科技创新、国家安全等方面的部署要求,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满足社会公众对风险减量服务的需求。 拓宽风险减量服务领域 人保财险福建省分公司搭建“万象云风险管理平台”,以“3+N”平台架构体系为核心,以平台统一化、服务流程标准化、风控作业线上化和风控技术数字化为原则,规划建设了“接入层”“模型层”和“应用层”3层架构,面向N类风控服务领域提供个性化的科技风控产品,全方位、多层次为风控服务数字化转型建设服务赋能。 目前,人保财险福建省分公司打造了“安全工厂”“智慧工地”“企安风控”“深蓝海盾”“房屋管家”“电梯卫士”“智慧园区”“智慧工地”等一系列风险减量管理子平台,实现个性化应用场景急用先行。 人保财险福建省分公司还提供多样化的防灾防损服务,如,灾害来临前的紧急预防措施费用、举办防灾防损和风险管理研讨会、提供防灾防损设备和物资、针对出现的重大案件和争议案件时聘请国内外交通行业和保险行业专家进行减灾、减损、应急抢修、责任分析等指导。 存在问题及改进建议 在发展过程中也发现一些问题:如,“保险+科技”的产品创新有待提升,自主开发的科技平台亟须加强,模式创新上同质化比较严重等。下一步,人保财险福建省分公司将从以下方面发力: 一是建议构建智慧校园风险管理新模式,借助校园类保险从简单的“险后”补偿向“险中”响应、“险前”预警转变,构建风险减量管理的新保险模式。 二是建议完善“保险+溯源”的农产品溯源保险管理平台。覆盖农产品生产基地、种植加工企业、农产品终端销售等整个种植与食品产业链条的上下游,通过安全追溯及物流信息管理,贯穿从生产、加工、包装、流通、检测直到销售全过程中,最终服务于消费者。 三是深入智慧社区建设,在智能家居、智能基础网络、移动医疗等领域,通过有效整合社会资源、信息资源,借助平台及各类终端,向客户及家属等提供涉及安全看护、健康管理、生活照料、休闲娱乐、亲情关爱等方面的服务。 四是在环境治理领域拓展“保险+科技+无公害处理”模式。将环境监测领域从废弃物排放向大气、地表水、土壤扩大,将风险评估从单纯的环境损失向废弃物处理清污、应急响应、三者损失(人伤、物损)拓展,搭建更综合、更全面的风险管理平台。 五是在电动车保险领域拓展“保险+科技+道交维护”模式。目前福建省电动车保有量在700 万辆以上,加之“一盔一带”的政策热点,电动车保险成为各机构重点推广的险种。 六是在电梯保险领域拓展“保险+科技+维保”模式。通过电梯“全生命周期”监控,实现电梯远程监测、应急救援指挥、增值服务管理和移动维保智能管理等功能升级,预防电梯安全事故的发生。 人保财险福建省分公司把服务人民群众、服务实体经济、服务社会稳定作为开展风险减量服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强全局谋划、战略布局,稳妥有序开展风险减量服务,以减少风险隐患、降低重大风险损害为目的,积极协助投保企业开展风险减量工作,助力福建省经济高质量发展。 客户至上 止损于主动前置 潘峰 太平洋产险福建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 太平洋产险福建分公司(以下简称“公司”)践行“客户至上,止损于主动前置”的保险风险管理理念和“责任、智慧、温度”的太保服务内涵,科学推进风险减量服务能力建设,切实提升客户满意度,更好地服务于福建社会经济发展。 在风险减量管理方面,公司建立起了覆盖工作制度、技术标准、平台工具和专业队伍的数智化专业化风险防范体系,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执行严格技术标准。公司执行风险管理国际标准,主导制定了行业风险白皮书,并制定了风勘技术导则、风勘模板、风险工程师手册等内部技术标准,及时发现风险、及时排查风险、及时做好风险评估。二是运用丰富数智工具。公司科学运用风勘平台、风险地图、风险数据库、保单风勘标签等线上管理平台以及“太爱勘”“智巡师”微信小程序,并配置无人机、消火栓测压器、红外热成像仪、水淹报警器等工具,提升公司风险减量服务的专业化能力。三是建设专业人才队伍。公司下辖76家分支机构均配备有相关资质的风勘人员,其中15人具有澳新中级及以上风勘资质,107人具有初级风勘资质。 在风险闭环管理方面,公司有机结合客户风险查勘数据、自然灾害数据、保险业务以及空间地理数据,基于GIS技术(地理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承保、风勘、理赔三位一体行动方案,实现对风险大数据的研判分析,精准刻画福建地区客户的风险画像,有的放矢开展风险减量服务项目,为政府、企业提供数智化服务支撑,实现闭环风险管理。 公司坚持以降低社会总体风险水平为目标使命和责任担当,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丰富风险减量服务形式与内容。在风控管理方面,着力推动从客户单一的“风险分散”与“损失补偿”模式向支持全周期、全流程、全产业链的“风险减量”共赢模式转变;着力推动从“事后赔付”方式向“事前防灾、事中减灾、事后救灾、及时赔付”的“保防减救赔一揽子”服务方式转变。在风险减量服务方面,积极协助客户开展风控教育培训、风险评估、隐患排查、监测预警、应急演练等工作,积极创新“保险+科技+服务”的模式内涵与实现方式,形成科技创新与风险减量服务体系化方案,实现风险减量服务的技术与模式“双领先”,实现太保服务“责任、智慧、温度”客户体验三提升。 近5年来,公司风险减量服务团队累计为客户开展各类风险减量服务27648件次,预防发生风险损失超5000万元,更好地服务好实体经济、服务好人民群众、服务好社会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