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国网泉州供电公司江南镇供电所员工通过“台区失地故障研判模型”数字化应用程序,精准、快速锁定故障点,迅速处理故障,比传统人工分段排查时间缩短了50%以上。国网泉州供电公司江南镇供电所是数字化转型试点,该所持续加强数字化建设,提升人效和服务水平。 今年以来,国网泉州供电公司以变革提升组织效能,坚持把人效提升作为主要方向,推进组织变革和配套机制完善。突出做精县公司,通过市县集约、县县联合、区域协同,因地制宜设置区域中心,打造集约化扁平化组织体系;突出做优供电所,启动供电所数字化转型试点,推进绩效透明化,整合中小规模供电所,形成灵活高效、快速响应的作业单元。 “一个看板”设备状态一目了然 “仙塘社区台区出现高损,安排网格人员上门了解下……”9月4日上午,国网泉州供电公司江南镇供电所副所长许模锦通过“数据看板”,根据网络划分,快速派发了当天的工作任务。 以前,供电所人员排查供电异常情况时,需要从用电采集、营销2.0、PMS等系统将营销、运检等数据导出来,通过人工分析的方式进行处理,至少需要半个小时的时间,且统计效率低,容易出错。 江南镇供电所自主研发了数字化应用程序“供电所运行数据综合监控看板”,基于RPA和BI工具,通过调取用电采集、营销2.0、PMS等系统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只要5分钟就可以“一键”生成报表,形成供电所设备运行情况看板,所有信息一目了然。 供电所台区线损异常、表计采集异常、电压异常、频繁停电、过重载台区等情况在看板上集中显示,为供电所的日常派工提供全面、精确的数据支持,提升了工作效率。 目前,“供电所运行数据综合监控看板”在泉州地区的5个供电所推广应用,已生成28种中台数据表,处理数据量达12GB,预计每年可节省超过1000个工时数据分析的工作量,让供电所人员把更多精力投入到客户服务中。 此外,江南镇供电所还根据实际业务需求开发了表计批量轮换、充电桩状态预警、电费清单自动打印等多项数字化应用程序,其中在全省范围内推广3项,在全市范围内推广8项,1项获得了中电企全国能源互联网典型应用案例。 “一个终端”工单在线管控 8月25日,在泉州古城社区用户充电桩业扩工单勘察现场,国网泉州供电公司江南镇供电所网格人员陈武俊、蒋建发通过“i国网”APP移动作业,直接完成了客户资料、表计安装位置、客户签字确认等信息的登记,并上传至营销系统。同时,应用APP扫码和定位功能,“一键”查找台区的“变箱户”关系,为客户选择最近的电源接入点,并通过坐标数据现场建模,确定装表方案。 办电过程所有的操作流程均通过“i国网”APP终端完成,减少了后台数据录入分析以及人员往返现场的时间,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 江南镇供电所许模锦介绍,以前供电所业务涉及营销、运检等专业,需要在多个系统读取工单,无法直接通过线上派发任务,都是采用线下形式派发给工作人员,费时还费力。对此,国网泉州供电公司基于“i国网”APP创新优化派发工单功能,通过APP数据读取功能,将各专业系统工单数据进行整合,并与物资、车辆等数据进行关联,打造统一的业务工单池,实时展示工单的状态,实现供电所全业务工单的统一闭环管控。 供电所管理人员只要在“i国网”APP录入工作任务,系统就会按照网格划分将工作任务以工单的方式,派发给相关专业工作人员。同时,在工单执行过程中,工作人员通过现场拍照、电子录入等方式,将操作流程在“i国网”APP上进行填报,改变了传统通过纸质资料登记后再录入系统的方式,减少了人工在多个系统重复录入操作的工作量。此外,线上派发任务也有助于工单的跟踪管理,便于供电所管理人员对工作开展评价,实现供电所业务数字化管理。 数字化转型带来了人效提升,供电所设备巡视、缺陷登记、业扩勘察等业务流程运转更加便捷高效,提速明显。以低压业扩新装接电为例,今年江南镇供电所辖区内为低压客户接电时长与2022年相比提速17.26%。 “一键办电”升级便民服务 8月29日,在泉州清蒙开发区,百兴公司负责人黄交安通过政务服务平台“闽政通”APP的电力专区模块,提交了用电增容申请。国网泉州供电公司江南镇供电所人员立即上门服务,当天就完成了装表,做到让客户“一趟也不跑”。 为进一步拓展线上用电办理渠道,国网泉州供电公司与当地行政服务中心加强沟通协作,打通政企数据系统,实现数据互联贯通共享,在“闽政通”APP上线电力专区,为客户提供停电信息查询、电量电费查询、个人新装、个体商户新装、居民过户等14项业务查询办理功能,方便客户24小时“线上办”“一平台”办理。 同时,国网泉州供电公司在“网上国网”APP和“闽政通”APP上线远程便捷下单、快速装表送电、物料当场签证等功能,做到用电报装“一键下单、现场办结”,使业扩流程更加数字化、便捷化。 国网泉州供电公司还在供电营业厅推广“水电气网”联合报装业务,指导客户全流程线上办理,进一步提升办电的便利度和体验感,泉州地区线上办电率接近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