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 福州多了一项世界级荣誉 “国际湿地城市” 津巴布韦当地时间7月24日下午,在维多利亚瀑布城举行的《湿地公约》第十五届缔约方大会上,福州获颁“国际湿地城市”证书。这是一座城市在湿地生态保护领域的最高荣誉,福州是福建首个获得此国际名片的城市。 湿地城市认证计划于2015年推出,每三年组织一次。迄今为止,拥有这一称号的城市,全球共有74个,中国共有22个。此次福州选择以“滨海城市”类型进行申报,接受世界组织的考评,因参评条件优异,光荣上榜。
作为全省首个国际湿地城市,福州现有湿地总面积19.42万公顷,占全市面积的15.14%,滨海湿地占全市湿地总面积超七成。 其中,位于闽江入海口的闽江河口湿地是全省最大的原生态河口湿地。 此前,“福建闽江河口湿地:海、陆生物地理区划过渡带”被列入世界遗产预备清单,福建闽江河口湿地入选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循迹溯源,20多年前的一项指示批示至关重要。 2002年4月,看到专家呼吁抢救性保护闽江河口湿地资源的材料,时任福建省省长习近平明确表示“必须重视对湿地的保护”。 从“必须重视”到世界认可,多年来,福州在湿地保护实践中形成了三大特色路径: 一是出台《福州市湿地保护办法》等16部地方性法规,筑牢法治框架; 二是推进“强基宁水、控源清水、数字管水”等七大行动,实现系统性修复; 三是实施幸福河湖工程,推进8个省级以上“美丽海湾”建设,年投入3000万元开展退养还湿并安置就业,实现民生共享,并成功将湿地保护率提升至55.33%。
“福州处于中国滨海湿地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区域。”在《湿地公约》科技委员会主席雷光春看来,福州较早地开始用国际标准来要求自己的城市发展规划,并采取一系列湿地保护的具体行动,形成良性循环,打造了闽江河口湿地等“保护样板”,为全球滨海城市的湿地保护提供了福州经验。(福州新闻网 供图 福州市林业局、闽江河口湿地保护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