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大力培育和弘扬中国特色金融文化,中国太平挖掘悠久历史文化,精选新时代优秀题材,推出“践行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系列官微,强化文化引领,将“五要五不”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为中国太平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持续注入奋发向上的文化基因,推动文化“软实力”成为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强动力”。 保险业是经营风险、经营信用的特殊行业,诚信是保险业的立业之本。九十六年来,中国太平始终恪守诚信经营理念,留下了众多“一诺千金、以信立世”的故事。 高额赔款彰信义 中国太平前身之一的中国保险成立于1931年。1933年,公司客户汉口申新四厂突发火灾,损失折合银元200余万元,相当于公司实收资本的80%。面对巨额赔付压力,公司坚守契约精神,迅速查勘定损,第一时间将理赔款送至客户手中,申新四厂得以快速重建恢复生产。 申新四厂在《申报》刊登鸣谢启事,称中国保险公司“雪中送炭,信义昭彰”。此笔赔款不仅挽救了一家民族企业,更让“诚信理赔”成为中国太平最硬核的口碑。 跨越半个多世纪的承诺 2022年,香港80多岁的王女士在儿子的陪同下,拿着1964年和1966年的两份“中保香港”的保单,来到中国太平旗下子公司太平香港。王女士在整理丈夫遗物时,发现了这两份保单。经过一番打听,得知当年的“中保香港”已经发展成为太平香港,于是带着这份跨越时代的保单前来办理理赔手续。尽管太平香港在2003年已经将寿险业务出售,但面对这份沉甸甸的承诺,太平香港毫不犹豫地承担了保单的责任,兑现了这份跨越半个多世纪的承诺。 被遗忘的5.9万元满期金 2007年,太平人寿客户黄奶奶为儿子投保了分红型两全保险。随着时间的推移,黄奶奶渐渐遗忘了这份保障。2022年,保单满期,黄奶奶没来领取5.9万元满期金。2023年,太平人寿绍兴中支运营服务人员在“睡眠保单”唤醒工作中发现了这张满期保单,可系统中留存的手机号码已注销,无法通知客户,只能从保单上的地址着手调查。 一个多月后,服务人员终于在老年活动中心打听到黄奶奶已搬家。服务人员赶赴新的地址,终于见到了黄奶奶,联系到被保险人,顺利给付了满期金,兑现了这份16年前的承诺。 中国太平将传承并弘扬诚信经营的优良传统,把“诚实守信、不逾越底线”的要求融入于制度体系、落实在工作中,赢得更广大客户认可和信赖,持续擦亮民族保险品牌名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