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消费网

福建如何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这场发布会揭晓核心路径

来源:福建新消费     发布时间:2025-09-30 22:27:15

2025年9月30日,福建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勇争先”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七场)。今天邀请到:省发改委党组成员、副主任王忠先生,省工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陈传芳先生,福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吴宏姜先生,厦门火炬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总工程师吴志伟先生,他们将向大家介绍“十四五”期间,福建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总体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首先,有请王忠先生介绍有关情况。

“十四五”期间,福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和先进制造业强省,形成了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新质生产力日益壮大的发展态势。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从2020年的6400余家增加到2025年上半年的超15000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也从2020年800余家增加到2025年上半年的超4000家,均实现倍增。

“十四五”是福建省产业政策体系日趋完善、产业生态持续优化的五年。五年来,强化顶层设计,“航向标”精准锚定。

一是坚持“因地制宜”“量体裁衣”,以“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规划为依托,着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生物与新医药、节能环保、海洋高新等七大新兴产业,针对重点产业差异化特征和发展实际精准施策,相继印发生物医药、锂电新能源新材料、氢能等领域的专项政策和发展规划,为重点产业量身定制“导航仪”和“加速器”。

二是坚持“创新引领”“蓄势赋能”,出台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发展20条措施,累计支持7726家次企业获研发投入分段补助经费近39亿元,推行“企业创新积分制”试点,依托“金服云”平台建设首个专属融资需求库,累计发放“科技贷”超350亿元。如福州欧龙光学是专门生产高精度光学设备元器件的小微企业,曾因缺乏厂房、土地等传统抵押物而陷入融资困境。中国工商银行福州分行通过“金服云”平台,以专利数量、研发投入强度等科技指标作为评估重点,“看技术不看抵押、从看过去转向看未来”,为企业提供融资新渠道,解决了“燃眉之急”。

三是坚持“优化环境”“激发活力”,出台《关于推动民营经济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制定促进民营企业科技创新32项工作清单,营造有利于民营企业创新创业创造的良好发展环境,推动民营企业成为研发投入、科研实施和成果转化的主体。在全国率先立法推动首台(套)技术装备攻关和推广应用,出台首批次重点新材料生产应用奖励办法,加速推进科技成果转化。

“十四五”是福建省创新平台建设多点开花、能级持续跃升的五年。五年来,强化平台培育,“新引擎”作用凸显。

一是平台体系日益完善,“十四五”期间,重组入列全国重点实验室13家,新增32家省级及以上工程研究中心。全省已培育建设省创新实验室8家、省级及以上工程研究中心150家、省级及以上企业技术中心952家,形成梯次分布、布局合理、动态调整的创新平台体系。

二是创新资源更加集聚,8家创新实验室集聚高水平科研人员2300余人(其中两院院士19人),突破核心技术190余项,转化成果370余项;150家工程研究中心汇聚近2万名高层次科研人才,累计获得发明专利授权超1.9万件,累计转化成果超过1.4万件,构筑起产业创新的坚实底座。

三是关键技术不断突破,依托上述创新平台,推动多项技术实现从跟随到引领的跨越,如集成电路领域,在全国率先掌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8英寸碳化硅外延技术并量产。新能源领域,全球最大26兆瓦级海上风电机组成功下线,高性能兆瓦级PEM制氢装备、10千瓦级氨-氢燃料电池分布式发电系统等产品处于行业领先水平。生物医药领域,国内首款国产九价宫颈癌疫苗成功上市,白羽肉鸡新品种“圣泽901”突破国外种源垄断。

“十四五”是福建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方兴未艾、竞争力持续增强的五年。五年来,优化区域布局,“压舱石”厚重稳健。

一是推动产业集群蓄势发展。引导特色产业深化协作、规模经营,培育4个国家级和17个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形成各具特色、重点突出的新兴产业发展布局。如宁德高端储能产业集群以宁德时代为龙头,引进带动卓高新材料、思客琦等近百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落地,形成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产业格局。新兴产业集群培育工作多次获国务院办公厅督查激励。

二是推动国家高新区建设提质增效,从政策引导、资金投入、平台建设、产业培育等多个维度协同发力,促进高新区高质量发展。2024年,我省7个国家高新区实现工业总产值8599.9亿元和营业收入11360.88亿元。今天,我们也请到福州高新区和厦门火炬高新区的两位同志,一会媒体朋友们可以向他们详细了解高新区的建设进展。

三是推动县域产业链量质齐升,发布全国首个县域重点产业链白皮书,全省83个县域共确定164条重点发展产业链,入选2024年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区)11个,数量居全国第7位。

“十四五”是福建省创新人才近悦远来,智力支撑持续巩固的五年。五年来,着力招才引智,“生力军”不断壮大。

一是实施“八闽英才”计划,累计遴选特级后备人才16名、产业领军团队105个、“雏鹰计划”青年拔尖人才200名、“双创之星”81名,5人当选两院院士。

二是实施引才引智计划,评选322项,其中省外专百人计划134项,省高端外专团队引进计划35项,省青年外专引进计划41项;入选国家外专项目283项。

三是实施“人才兴链”行动,制定重点产业链顾问科学家、特聘专家团制度,组建运行氟新材料、新型显示等4个产业特聘团,策划生成科研合作项目21个,落地产业项目16个。

四是实施工程人才培养计划,出台《福建省关于推动民营经济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支持厦门大学、福州大学与科技骨干企业合作建设省级卓越工程师学院。与同济大学共建同济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福建基地,以校企合作方式联合培养符合我省产业需求的卓越工程师,如推荐东方电气(福建)创新研究院与同济大学科研团队合作开展大功率波浪能发电装置研发与工程示范等3个技术攻关项目,并依托这3个项目培养3名工程硕士,学生已于9月在同济大学正式入学。

责任编辑:沙鹏成
首页 | 版权声明 |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公共服务 | 衣食住行 | 日常消费 | 图片 | 视频 | 区域

Copyright © 2020-2029 福建新消费 福建消费网 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福建联合信实律师事务所 邱兴亮律师
闽ICP备20009188号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10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