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深入贯彻落实新型工业化战略部署,深化海峡两岸工业设计交流与合作,推动设计成果高效转化,10月30日下午,“新质设计·汇智闽台”闽台工业设计项目成果对接转化活动在福州悦华酒店华庭厅成功举行。福建省工信厅、省委宣传部、省文旅厅、省旅游发展集团、省工业设计协会、设计专家、制造业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及新闻媒体共200多名代表参加活动,共同见证闽台工业设计合作的丰硕成果,探讨以设计驱动产业创新的新路径与新未来。 活动启幕:两岸齐聚,共叙设计新篇 活动在展示福建优秀工业设计成果的视频短片中拉开帷幕。福建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陈亮出席活动并致辞。他指出,工业设计是产业创新的源头和价值提升的引擎,福建正全力推进制造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工业设计的作用愈发凸显。他系统回顾了福建工业设计的发展成效并指出,全省现有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35家,数量位居全国第四;“中国·海峡”系列工业设计大赛成果转化销售额已突破2000亿元。陈亮表示,福建将持续深化两岸设计交流,培育高水平工业设计中心,推动设计深度融入制造业全生命周期,为产业链能级提升注入新动能。 成果回顾:从创意到产值,设计赋能显实效 在成果汇报环节,福建省工业设计协会秘书长林敬亭博士用详实的数据与案例,生动展示了闽台工业设计合作的丰硕成果。汇报指出,海峡两岸大学生设计工作坊等平台已成为创意孵化、成果转化和人才输送的重要载体,累计吸引大量两岸师生参与。其中,三六一度公司通过工作坊形成了 设计—打样—专利—就业”的闭环机制;优安纳伞业场次学生设计的“磁吸记忆折叠伞”实现量产,年均销售额达约230万元。此外,“海峡杯”等系列赛事更是成果转化的“加速器”,如安踏“呼吸网跑鞋”年销量超百万双,彰显了设计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强大驱动力。 签约时刻:十八项协议落地,两岸合作迈入新阶段 随后,活动迎来高潮时刻——闽台工业设计供需对接项目签约仪式。现场分三批共签署了18项合作协议,涉及可穿戴智能设备、智能控制系统、新材料应用、AI技术研发、文化IP共创、家具创新设计等多个前沿领域。厦门拙雅科技与三六一度公司、福建博璋智能科技与闽南理工学院、福建理工大学与九牧厨卫、台湾大唐數位視覺設計与福州弘博工艺、青鳥新媒體藝術与厦门万仟堂等两岸企业与机构代表先后上台签约,闽台工业设计合作迈入了项目化、实质化新阶段。 思想盛宴:大咖论道,勾勒设计未来图景 在主题演讲环节,四位业界大咖带来了前瞻性的洞察。浙江大学教授、欧洲工程院院士应放天在演讲中深刻指出,生态设计不仅是环保要求,更是重塑产业竞争力的核心战略。他通过具体案例阐释,如何通过材料创新、结构优化与系统设计,在产品的全生命周期中最大限度地降低资源消耗与环境影响,“将绿色压力转化为创新动力” ,从而为企业开辟新的市场空间和价值增长点。 台湾新媒体艺术家林俊廷则带领参会者进行了一场跨越时空的美学漫游,展示了数字技术如何赋予传统文化新的生命力。他认为,“未来的文物,是能够与当代人产生情感连接的数字存在” ,他的创作正是根植于东方哲学,在虚拟与现实交织的空间里,构建一个能让现代观众感知传统文化精神与智慧的“新文物”场域。 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技术工程研究院造型中心专业总师王好强作了《东方智美·全球视野》主题演讲,解读了金龙客车的设计哲学与全球化实践。上海设界科技集团副总裁殷瑞翔则以《“时尚+设计”为传统鞋服产业集群与企业升级插上翅膀》为题,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创新思路与路径。 供需对接:六家企业路演,精准链接创意与市场 在创新成果推介环节,来自两岸的六家优秀企业代表分别从“供方”与“需方”角度进行了项目推介。台湾形韻科技的《UFaudiO品牌推介》、台湾亞圖斯科技的《3D打印的設計思維如何加速創意生成》、厦门拙雅科技的《拙雅设计地图》展现了前沿的设计理念与服务能力。福建博璋智能科技的《AI+智能装备赋能新质生产力》、厦门万仟堂的《创新是最好的传承》、茂泰新材料的《鞋类健康舒适设计的实践与探索》则从产业需求端出发,分享了创新实践与对设计的期待。 活动现场,还正式发布了《“新质设计·汇智闽台”闽台工业设计项目成果对接转化活动手册》,汇集了全省更多企业供需信息,为企业精准对接和持续合作搭建了长效平台。(张轩宇) |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1063号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106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