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消费网

手机直连卫星让“连接”无界照进现实

来源:中国电信     发布时间:2025-11-10 04:11:27

在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领先科技奖颁奖典礼上,中国电信卫星公司申报的《大众智能手机直连天通卫星系统的关键技术及规模应用》项目成功获奖。

从驴友徒步穿越天山遭遇突发强降水,通过中国电信卫星通信设备发出求救信号到村民在山洪中借助手机直连卫星功能发送定位信息,两小时内成功获救。这些真实案例,正是卫星通信融入大众生活的生动写照。随着我国卫星通信产业发展,卫星通信技术将走进千家万户,为用户提供全域覆盖、泛在连接的通信服务。

“连接”无死角将如何重塑未来生活?

在网络通信便捷的今天,全球仍有近26亿人未接入互联网,占全球人口的1/3。传统通信依赖地面基站的组网模式,这就导致偏远山区、海洋、沙漠等地区长期处于“信号荒漠”状态。而卫星网络,无论是高轨还是低轨,都可以覆盖到这些地面网络未能触及的地方,真正实现“连接的最后一公里”。

工信部印发《关于优化业务准入促进卫星通信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30年,手机直连卫星等新模式新业态规模应用,发展卫星通信用户超千万,推动卫星通信充分融入新发展格局,有力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自2023年9月中国电信在全球首发手机直连卫星服务以来,有效缓解大众通信失联焦虑。两年多时间里,中国电信联合华为、荣耀、小米、OPPO、vivo、中兴、三星等主流品牌,已推出37款直连卫星的手机机型,推动手机直连卫星业务从“小众”到“普惠”。如今,用户开通服务后,只需打开手机“设置”菜单,选择“卫星网络”功能,手指轻轻一拨即启用天通卫星通信。十秒后,手机屏幕显示“卫星连接成功”,可选择拨打电话或发送短信。

当手机直连卫星成为标配,日常生活的图景也将悄然改变。远洋渔业的渔民借助卫星通信,既能向岸上传输渔获数据,又能接收气象预警信息;物流企业的长途车队在穿越戈壁荒漠时,通过支持卫星功能的终端可实时保持与外界连接,保障运输安全;野外探险者在极限环境下能及时发出求救信号,为生命救援争取宝贵时间。

优先布局,稳打稳扎的“先行者”

手机直连卫星业务的实现并非偶然的技术爆发,而是中国电信长期深耕卫星通信领域实践的成果。

2013年4月,经国务院同意工信部批准,中国电信建设并运营天通一号卫星移动通信应用系统,同年12月,中国电信正式立项启动民用应用系统研制建设工作;2018年1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放第一张天通终端进网许可证,中国电信开展天通卫星业务试商用,并于2020年1月宣布天通业务正式商用天通卫星业务,使用1740号段的手机号码作为业务号码,将天通卫星带到公众的视野中。

如今,中国电信不仅拥有近300万的庞大天通卫星用户基础,更在商用服务上率先破局。除了上述提到的手机直连业务,还将服务的触角延伸至汽车领域,2024年4月25日,全球首创汽车直连卫星业务,截至目前,已与比亚迪、吉利、赛力斯等多家车企达成合作,直连卫星上市车型已达7款,预计2025年年底直连卫星车型销量将突破10万台,将卫星通信从“手握”扩展到了“车行”。

在近年来的洪涝、地震等灾害中,中国电信的卫星通信屡次第一时间打通灾区与外界的信息通道,为指挥调度和医疗救援赢得宝贵时间。今年汛期,福建电信联合福建省应急管理厅在国内率先推出手机直连卫星“免费政策”,为全省防汛工作人员免费开通直连卫星功能,让直连卫星技术更快、更广泛、更低成本地提升基层防汛应急保障能力以及守护抢险救灾人员的安全。

在实际应用中,中国电信也积极推动卫星服务走向海外。2024年,中国电信在香港举办手机直连卫星业务落地发布会,正式宣告以天通卫星系统为依托的手机直连卫星业务落地香港,并将以此为新起点,同步开启天通卫星移动系统国际化运营新征程。今年5月,手机直连卫星业务在老挝实现试商用,进一步推动卫星通信技术普惠化。

当前,卫星互联网发展势头迅猛,天地融合已成为信息通信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和特征,有望形成新的万亿元级市场。未来,卫星通信将与地面移动通信融合发展,广泛应用于手机、汽车、无人机等各行业各领域,催生更多规模化、大众化应用场景,深度嵌入每个人的生产与生活。(林碧涓)

责任编辑:沙鹏成
首页 | 版权声明 |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公共服务 | 衣食住行 | 日常消费 | 图片 | 视频 | 区域

Copyright © 2020-2029 福建新消费 福建消费网 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福建联合信实律师事务所 邱兴亮律师
闽ICP备20009188号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10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