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消费网

国寿全年保费有望增8%市场份额下滑至42.8%

来源:理财周报 作者:黄婷人气:286次 发布时间:2007-11-27 00:00:00    分享到:
 

理财周报记者 黄婷/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11月19日发布公告称,公司前10月实现保费收入约1701亿元人民币,较2006年同期保费收入1601亿元增长6.2%;其中10月份当月保费收入为114.59亿元,单月同比增长仅0.6%,与前9个月6.6%的同比增幅相比增速进一步放缓。

实际上,从今年5月至8月,中国人寿保费收入一直呈负增长,直到9月份才将局面扭转过来,10月份是连续第二个月实现正增长。

产品单一 市场份额下滑

在保费增速减缓的情况下,中国人寿市场份额也持续下滑,从9月44.0%下滑至10月42.8%,而在今年一季度,其市场份额一直处于50%以上,下滑比较厉害。

理财周报记者从中国人寿了解到,中国人寿的产品仍然集中在传统险和分红险,今年该公司主要销售的是重疾险和“美满一生”分红险,利润率高但销售难度大。今年上半年以来小规模推出了万能险,但没有在全国大规模销售。而推出投连险的态度也很谨慎,至今没有明确时间表。

海通证券保险行业分析师潘洪文也认为,中国人寿保费下滑主要原因是中国人寿新产品推出能力落后于同业竞争对手。从销售渠道来看,尽管今年国寿个险营销渠道增长较快,但增速仍低于主要竞争对手平安和太保,而其银保和团险渠道保费增长乏力直接拖累了总保费的增长。

中金公司保险行业分析员周光认为,中国人寿保费收入不理想的主要原因在于传统寿险产品的吸引力在持续升息的大环境下吸引力下降。

一业内人士称,银行保险产品大都是保险期限短的趸缴产品,保险保障功能并不强,许多投保人到银行买产品更看重产品收益率,而今年持续升息使这些银保产品的吸引力大降。

而在中国人寿总保费收入中,传统银保产品所占比重大约为三分之一,传统银保产品的销售不畅直接影响了其保费收入增长率。

太平人寿广东分公司的总经理吴传明说:“今年保费增长速度较快的保险公司主要靠的就是推出投连产品。”吴传明还说,保险公司传统银保产品的销售主要集中在一季度,并且大多数是趸缴型,下半年这部分业务减少,也是导致保费增速放缓的原因。

荣获“非银行金融行业最佳分析师”的平安证券分析师邵子钦则对理财周报记者说,中国人寿保费增速减缓主要在于部分5年期产品续期缴费期结束。

保费收入放缓在意料之中

不影响中国人寿内涵价值

周光认为,目前市场上最容易销售的产品是投连险。由于和股市挂钩,投连险的投资收益率很高,对投保人很有吸引力。但对于寿险公司来说,投连产品的利润率低、稳定性差(未来现金流难以预测)、误导销售的风险高,而且如果股票市场进入熊市,寿险公司的品牌和信誉可能受到负面影响。因此,中国人寿推出投连险的态度较为谨慎。

邵子钦说:“中国人寿在推出新产品方面一直有自己的产品周期,虽然推出投连产品对保费增长确实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中国人寿由于谨慎和根据自己推新产品的节奏,迟迟没有推出,短期内虽然有保费增速放缓的迹象,但长期来看,影响并不大。”

吴传明对理财周报记者说,一般来讲,寿险公司的保费收入主要集中在上半年,下半年保费收入增速放缓也是合理的。

一寿险公司的高层则对理财周报记者分析称,中国人寿在产品销售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它主要集中在一季度加大力度销售趸缴型产品,冲保费规模。之后,就开始调整结构,主要销售策略由趸缴改为期缴,所以下半年保费增速放缓,但这些产品内涵价值很高,还能带来长期保费收入。

邵子钦说,平安证券研究部认为中国人寿全年保费有望增长8%,下半年保费增速放缓对中国人寿的内涵价值没有影响。而且,中国人寿占据着丰富的政府资源优势,存在着巨大改善空间,并且短期内受益于加息周期和投资渠道的逐步放开,长期受益于承保上升的长周期,对中国人寿(601628.SH)持续看好。

各大券商研究机构也对中国人寿(601628.SH)维持“增持”的评级。

责任编辑:陈祺曌
首页 | 版权声明 |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公共服务 | 衣食住行 | 日常消费 | 图片 | 视频 | 区域

Copyright © 2020-2029 福建新消费 福建消费网 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福建联合信实律师事务所 邱兴亮律师
闽ICP备20009188号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10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