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消费网

深陷五年亏损之殇沪车险业难觅救治良方

来源:华夏时报 作者:人气:145次 发布时间:2008-07-28 00:00:00    分享到:

 从2003年算起,上海车险业在亏损的道路上,已悄然走过了5年,时至今日,上海财险公司依然苦苦挣扎在拼命厮杀和亏损的边缘上,全行业依旧难找到医治亏损之殇的良方。

“5年里,规范整顿车险市场的措施已经不知道举行了多少次,上海保监局和保险同业公会的各种规范性文件也是隔一段时间就往保险公司下发,但是市场并没有进入良性竞争,反而越做越乱,大家都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但是没有一家保险公司愿意去改变,大家都陷入恶性竞争的战圈,所以我们也不知道该怎么办。”7月25日,上海一家新兴财险公司副总告诉本报记者。

  而就在7月23日,记者从上海保监局获悉,为了彻底规范市场,该局相关领导专门作出批示,准备成立“规范车险市场调查小组”,并在已有车险自律公约及其实施细则的基础上,添加诸多关键性的补充条款,一手实施硬性监管,增加处罚性措施;另一手实施软性指标,适当提高车险手续费费率,对于市场份额超过3%的公司将车险手续费提高至18%,车险市场小于3%的公司提高至20%。
 
  然而在保监局出台这两项措施的时候,市场人士却质疑,在保险公司经营车险业务综合成本率早已超过100%的情况下,监管局明提车险手续费不仅起不到规范市场的目的,反而给保险公司提高手续费以口实,这种治标不治本的手段能否改变现状,实难预料。

  盈利难的困局

  “现在断言今年上海车险业务亏损似乎太早,但除了极个别保险公司可能实现车险盈利外,上海车险整体亏损的事实已难改变。”7月24日,上海保监局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告诉本报记者。

  在他看来,车险如何实现盈利其实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只要保险公司综合经营成本不超过100%,即保费收入大于成本支出,车险业务就可以有盈利空间。

  但是这对于保险公司来说却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7月22日,记者从今年上半年保监局公布的经营数据发现,今年1至6月,上海财产险公司保费收入76.57亿元,增幅为11.45%,而赔款则达到37.7亿元,增幅高达49.49%。而根据上海保险同业公会公布的一份前5个月的车险业赔付数据,上海车险已决赔款为20.29亿元,简单赔付率为64.7%。其中,人保上海分公司5个月内车险已决赔款7.12亿元,简单赔付率达到72%。太保上海分公司简单赔付率达到61%,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20个百分点。同时,上海车险业还有约18亿元的未决赔款,约等于车险保费收入的57%。

  “在财险公司业务结构中,一般车险业务占比都达到7成以上,有的公司甚至占到80%,比较好的公司车险业务也占到60%,显然,过多的赔付基本都集中在车险业务中。而如果以车险平均赔付率为65%计,加上15%的车险手续费,4%的交强险手续费,还有大约10%左右的经营成本,保险公司还要留出10%的保费,所有的比例加在一起就达到100%,车险业务想要盈利比登天还难。”太平财险上海分公司一位高层告诉本报记者。

  记者了解到,事实上,保险公司在经营车险的支出比例要远高于所得的保费收入,上述数据只是保险公司在正常经营范围内的支出,还不包括几乎所有公司都有违规经营的嫌疑,现在每家公司的车险手续费率基本都不会低于20%,有的甚至达到30%,车险业务经营已经出现严重超支。

  业内人士分析,今年上海车险平均赔付水平略低于2003年,为车险盈利带来一定可能性,但保监局有意将规定的车险手续费上限提高至“18%+4%”和“20%+4%”,这就又打消了车险业盈利的可能,在2003年,车险手续费只有8%,早就今非昔比。在6年时间里,只有2005年上海车险实现盈利,全年利润为1.12亿元,而当年车险盈利的原因在于保险公司大幅缩减了车险业务规模,但是现在上海汽车的保有量在不断上升,各家保险公司都在争夺这块业务,又如何控制规模和实现盈利?

    而据本报记者通过市场采访获悉,现在除了去年新成立的5家公司以外,上海车险市场24家公司车险赔付率达到超过50%的有21家,这些公司车险市场份额加起来超过90%。此外,华安上分、天安上分和天平车险的保费收支都已经出现了倒挂,简单赔付率超过100%。下半年,不论是发力扩展车险业务,或是继续低调转型,都注定要担负着车险亏损的压力。

  软硬兼施恐难奏效

  就在上半年上海车险业务亏损告急的时候,本报于7月21日了解到,一份由上海保监局牵头、保险同业公会制定的添加诸多关键性补充条款的上海车险自律公约及其实施细则发放到各家保险公司“一把手”手上。

  一家保险公司负责人对记者透露,考虑到中介服务费用的增加,物价成本的提高,保监局有意提高“15%+4%”手续费的约定,而由于市场上大小财险公司份额差异较大,补充条款在中介费用标准上也实行差异化,车险业务市场份额大于3%(含3%)的公司,商业车险手续费上限为18%,市场份额小于3%的公司,手续费上限为20%。

  与此同时,记者还获悉,上海保监局还计划成立“规范车险市场调查小组”,一头由上海保险同业公会牵头实施,另一头由上海保监局牵头实施,对每家保险公司日常检查每季度不少于三次,同业公会的检查主要是手续费支付的标准和相关凭证的合规性等,保监局的检查则直接深入到对保险公司及保险中介的手续费账目的检查,以及人为修改业务和财务数据以达到清理应收保费目的的行为等。

  而在处罚力度上,这份自律公约上明确表示,对于第一次违约的公司,除按“自律公约”实施细则扣取违约金外,再一次性扣取罚款2万元,情节严重的罚款5万元并行业通报。第二次违约,违约金扣取后,再一次性扣取罚款5万元,行业通报,并向保监局报告,建议对违约公司主要负责人监管谈话;当有公司第三次违约时,一次性扣取罚款将增加至10万元,除行业通报外,还将面临撤换公司主要负责人,以及暂停违规机构3个月车险业务。

  对于上述两大措施,一家保险公司车险部负责人坦率地表示,相比原来的自律公约条款,这次处罚力度非常大,有杀鸡儆猴的意思。但是现在车险违规经营这么多,保监局会从何处下手,又会拿哪一家保险公司开刀,保险公司自己心里也没有底,现在大家最怕的是监管处罚又是不痛不痒,倒霉的公司遭受处罚,未受处罚的公司依然我行我素自保,要么就不动刀,要么就快刀斩乱麻,彻底肃清市场违规行为。

责任编辑:陈祺曌
首页 | 版权声明 |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公共服务 | 衣食住行 | 日常消费 | 图片 | 视频 | 区域

Copyright © 2020-2029 福建新消费 福建消费网 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福建联合信实律师事务所 邱兴亮律师
闽ICP备20009188号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10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