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净回笼400亿元资金,回笼力度为8月最大值。这被业内人士认为,央行在继续向市场释放流动性“适度”宽松的信号。
央票需求上升 8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以价格招标方式发行了2009年第三十九期央行票据。发行结果显示,本期发行量为800亿元的3月期央票最终发行价格为99.67元,参考收益率为1.328%,该收益率已连续3周持平。 如果再加上周二发行的500亿元一年期央票和100亿元正回购,上周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回笼共1400亿元。对冲掉到期的500亿元正回购和500亿元央票,累计净回笼资金400亿元。这是继上上周净回笼80亿元后,央行在公开市场连续第二周实现净回笼。 “由于公开市场发行利率趋稳迹象明显,而且市场资金面非常充裕,这使得机构参与一级市场的积极性有所增加,对央票的需求也随之上升,因此央票回笼资金的频繁操作是比较符合市场预期的。”中信建投证券研究所宏观经济研究员魏凤春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 而且,由于近期新增信贷出现大幅回落、大盘股IPO高峰已过去,加之一年期央票发行利率在1.76%的位置连续两周持稳和目前银行间债券市场持续回暖,商业银行体系资金也处于非常宽裕的态势中,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支撑了对央票的需求。 另一方面,数据显示,8月份央行共回笼资金7030亿元,而公开市场到期资金量为7150亿元,这就意味着8月央行实现小幅净投放120亿元,这是继5—7月份以来连续第四月净投放。 魏凤春认为,由此看出随着货币政策回归适度宽松,央行发行央票的意愿正在一直上升。在8月份,央行延续7月份的公开市场操作,定期发行央票以持续回笼资金,央行净投放量随之减少。 回笼力度适度调整 央行曾在时隔逾7个月后,于7月9日重启了一年期央票发行,这被业界认为是标志着货币政策微调正式开始,随后公开市场上一年期央票正回购和央票发行利率也随之不断上涨,一度引发市场关于流动性收紧的担忧。 不过,进入8月份后,央行票据发行利率则维持在一定区间窄幅波动。数据显示,8月央票和正回购发行利率增速放缓,最终停止上升势头,出现企稳迹象。一年期和3月期央票发行利率分别稳定在1.7605%和1.328%,而28天正回购利率也在1.18%位置停止上涨。 这被一些专家解读为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开始回归平稳,在当前宏观经济回暖仍不是十分稳固的大背景下,短期央行在整体资金面的调控上或许将保持温和基调。 但太平洋证券研究所宏观经济研究员周明剑在接受本报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银行信贷增速回落将使得银行体系资金更加宽裕,而未来几周的资金到期量也仍然较大,预计央行公开市场操作仍会保持较大的回笼力度。 数据显示,9月份公开市场到期资金量高达1.072万亿元,为年内最大的单月到期资金量;而12月份到期资金量则仍然为零。有分析人士表示,预计9月份央行将在加大回笼力度的同时,增加3月期央票的发行量,以使资金在2009年剩下的4个月中均衡释放。 东北证券金融与证券研究所宏观经济研究员吴娜在接受本报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在央票利率企稳之后,考虑到信贷投放下半年整体趋缓、银行流动性管理需求旺盛等因素,央行将继续保持相当的到期资金对冲力度,同时公开市场回笼力度也会适度加大。 另外,从近两周央行的操作可以看出,连续净回笼80亿元和400亿元,而且,央行除了净回笼资金外,还调整了不同期限工具的运用,增加了一年期央票和3月期央票这类较长期限回笼工具的使用,而大幅压缩了28天正回购的操作量。 周明剑认为,这种增加长期票据、压缩短期票据的操作,可能意味着货币当局对于市场资金的调控力度和操作手法也正在不断进行动态微调,其所采用的方式更加具有针对性,从而防止造成大面积打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