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消费网

多批次姜检出铅含量超标!这样应对!

来源:福建新消费 作者:张轩宇 发布时间:2020-11-06 18:15:29    分享到:

据福州市市场监管局今日公布的第36期食品安全抽检信息公告,本次抽检食用农产品共103批次,其中不合格1批次。为南通镇海峡农副产品物流中心蔬菜批发市场2号场位的林敏蔬菜批发商行流通的生姜(2020/6/30),检出铅(以Pb计)含量为0.211mg/kg超过标准规定的0.1mg/kg。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而在此前,福建省市场监管局公布的第40期食品安全抽检信息公告中,厦门夏商民兴超市有限公司官任店销售的小黄姜(2020/9/9),检出铅(以Pb计)5.03mg/kg大于标准值0.1mg/kg,铅超标了50倍。

据统计,仅福建省市场监管局10月公布的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公告中(第37期-41期),就检出了6批次姜类产品因铅超标不合格。

第37期中,武平百姓乐商贸有限公司销售的小黄姜(购进日期为2020年8月23日),铅(以Pb计)不合格。

第38期中,厦门新华都购物广场有限公司厦大分店销售的老姜(购进日期为2020年8月25日),铅(以Pb计)不合格;

厦门市湖里区廖林兴食杂店销售的老姜(购进日期为2020年8月14日),铅(以Pb计)不合格。

第39期期中,厦门佳日美商贸有限公司销售的老姜(购进日期为2020年8月21日),铅(以Pb计)不合格;

鹭家鲜生(厦门)商贸有限公司祥岭店销售的泥姜(购进日期为2020年9月2日),铅(以Pb计)不合格。

第40期中,厦门夏商民兴超市有限公司官任店销售的小黄姜(购进日期为2020年9月9日),铅(以Pb计)不合格,

据了解,铅是一种能够在生物体内蓄积且排除缓慢的重金属污染物。《食品安全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17)中规定,新鲜蔬菜(芸薹类蔬菜、叶菜蔬菜、豆类蔬菜、薯类除外)中铅的最大限量值为0.1 mg/kg。新鲜蔬菜中铅超标的原因,可能是蔬菜种植过程中对环境中铅元素的富集。铅可以在人体内积累,长期摄入铅超标食品,会严重影响大脑和神经系统。

长期食用铅超标的食物,可能出现头晕、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心慌等症状,对神经、造血、消化、肾脏、心血管和内分泌等多个系统造成危害。尤其是儿童,若长期摄入铅超标的食品恐会出现智力发育障碍和行为异常。

一旦买到铅超标的食品也不要恐慌,一般情况下,若非长期或大量食用铅超标的食品,不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影响。

日常生活中,吃以下食物可以去铅:

 

 


1.牛奶:它所含的蛋白质成分,能与体内的铅结合成一种可溶性的化合物,从而阻止人体对铅的吸收。

 

 


2.海带:海带具有解毒排铅功效,可促进体内铅的排泄。

 

 


3.大蒜:大蒜中的某些有机成分能结合铅,具有化解铅毒的作用。

 

 


4.蔬菜:油菜、卷心菜、苦瓜等蔬菜中的维生素C与铅结合,会生成难溶于水且无毒的盐类,随粪便排出体外。

 

 


5.水果:猕猴桃、枣、柑等所含的果胶物质,可使肠道中的铅沉淀,从而减少机体对铅的吸收。

 

 


另外,动物肝脏、牛肉、豆制品、胡萝卜等食物均可阻止人体对铅的吸收。

 

 

 


责任编辑:沙鹏成
首页 | 版权声明 |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公共服务 | 衣食住行 | 日常消费 | 图片 | 视频 | 区域

Copyright © 2020-2029 福建新消费 福建消费网 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福建联合信实律师事务所 邱兴亮律师
闽ICP备20009188号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10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