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消费网

福建省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6.79万亿元 全年累计发放贷款8.16万亿元

来源:福建新消费 作者: 发布时间:2022-01-26 10:25:29    分享到:

2021年,人民银行福州中心支行、外汇局福建省分局坚持“稳字当头”总要求,积极贯彻落实稳健货币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加大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深化金融改革开放,切实防范金融风险,全力服务福建经济高质量发展超越。

image

福建省金融运行整体情况

2021年末,福建省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6.79万亿元,增长13.4%,增速居全国第6位,比全国高2.2个百分点;全年各项贷款增加8034.93亿元,比上年多增816.09亿元;全年累计发放贷款8.16万亿元,比上年多发放6613.86亿元。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6.21万亿元,增长10.1%,增速居全国第9位,比全国高0.9个百分点。年末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贷存比为109.3%,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6.2个百分点,居全国第4位。

福建省金融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情况

(一)落实好跨周期政策设计,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人民银行总行于2021年7月15日、12月15日分别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各0.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全省共111家金融机构享受降准政策,可直接释放资金约611亿元,每年可直接节约相关金融机构资金成本约8.2亿元。

(二)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推动利率进一步下行

2021年,全省人民币贷款加权平均利率5.20%,同比下降14个基点;对企业贷款利率4.32%,同比下降12个基点。其中,对普惠小微贷款利率5.08%,同比下降29个基点。上述各类贷款利率水平均创历史新低。

(三)有效发挥央行资金牵引带动作用

一是增强普惠性。2021年全省金融机构运用再贷款、再贴现资金发放的贷款(贴现)加权平均利率较其运用自用资金发放的加权平均利率低1.8个百分点,2021年末,全省再贷款再贴现余额同比增长33.4%。二是突出直达性。两项直达工具落地以来,全省已发放信用贷款支持计划资金66.3亿元,支持符合要求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累计投放普惠小微信用贷款168亿元;发放延期支持工具激励金6.9亿元,支持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累计办理普惠小微延期贷款689亿元。三是快速落实3000亿元支小再贷款政策。政策实施期间,全省累计发放支小再贷款207亿元,支持市场主体1.6万户。

(四)支持企业直接融资和更多使用人民币结算

2021年,福建企业在银行间市场发债437期,筹资2760.1亿元,其中发行绿色债务融资工具87亿元、乡村振兴(革命老区)票据62.4亿元;全省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金额1563亿元,同比增长28%;直接投资项下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1057.1亿元,同比增长14.6%。

(五)优化信贷结构,加大对薄弱环节和重点领域的信贷支持力度

一是持续开展商业银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积极开展“贷动小生意、服务大民生”金融支持个体工商户专项行动。2021年末,全省普惠小微贷款余额9451.7亿元,同比增长24.0%;其中个体工商户经营性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3.3%,增速较各项贷款高9.9个百分点。二是促进金融有效支持乡村振兴。2021年末,全省涉农贷款余额16464.7亿元,同比增长10.9%,其中农户贷款6012.1亿元,同比增长14.1%;全省23个脱贫县扶贫再贷款展期操作实现全覆盖、展期金额35.1亿元,创设再贷款支持乡村振兴示范点79个。三是支持绿色金融创新发展。创新推出权益出资型碳中和债券等“碳中和”主题债券,碳排放权信托,林业碳汇收益权等质押贷款产品。2021年末,全省绿色贷款余额4110.3亿元,同比增长40.6%。2021年7至12月,全省金融机构碳减排支持工具累计发放96亿元,加权平均利率4.05%。四是推进制造业与科技金融融合发展。联合福建省工信厅、福建省财政厅推出福建省技术改造项目融资专项贷款。2021年末,全省制造业贷款余额6828.1亿元,占比10.1%;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长38.3%,较制造业贷款增速高26.5个百分点。

2022年,人民银行福州中心支行将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工作要求,贯彻落实好灵活适度的稳健货币政策,围绕“总量稳定增长、结构稳步优化、成本稳中有降”的“三稳”目标,实施好跨周期货币政策,引导金融机构有力扩大信贷投放,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要进一步做好“加法”。落实好支持小微企业的市场化政策工具,推动碳减排支持工具等在福建更好落地。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的支持力度。开展“一县一品 ‘贷’动‘闽’生”专项活动,发挥政府部门“几家抬”优势,引导金融机构下沉重心,结合区域特点,因地制宜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继续发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的改革效能,促进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推动金融系统向实体经济继续让利,为推动福建经济高质量发展超越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福建省支付服务支持构建新发展格局情况

(一)在福州启动本外币合一账户体系试点

作为全国首批参与试点的3个省份之一,支持市场主体通过本外币合一银行账户对多币种资金进行收付结算和统一管理,有效减轻市场主体负担,助力优化营商环境。自2021年7月26日试点以来,累计开立本外币合一单位银行账户6204户、收付外币资金折合5.5亿美元。

(二)统筹推进优化服务与风险防控

部署开展优化小微企业和流动就业群体银行账户服务专项行动,推行简易开户、账户分级分类管理、拒绝开户复核机制等26条具体措施,有效满足高校毕业生和农民工等灵活就业群体,以及初创企业的基础金融服务需求。同时,提升风险防控能力,做到优化服务与风险防控“两不误、两促进”。截至2021年末,全省共120家银行、3478个银行网点提供简易开户服务,开户时长平均缩短70%;全年开立企业、个体工商户账户24.83万户,同比增长8.95%。

(三)全面落地支付手续费减费让利政策

自2021年9月30日起,全面实施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支付手续费减费让利政策,积极引导银行、支付机构降低或取消开户、转账、银行卡刷卡、账户管理等12项高频支付服务手续费。截至2021年末,全省银行、支付机构累计向实体经济让利近3.8亿元,其中减免账户服务费1.9亿元,惠及300余万户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

福建省外汇服务实体经济及防控跨境资金流动风险情况

(一)全面提升经常项目便利化水平

大力推进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扩容增面,便利化办理贸易结算56.8亿美元。支持贸易新业态发展,市场采购出口与跨境电商出口分别同比增长69.8%和54.4%。支持有真实需求的企业开展离岸转手买卖业务,交易规模同比增长2.7倍。联合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福建省远洋渔业发展促进会指导省级银行自律机制制定并发布支持远洋渔业发展15条指导意见,远洋渔业经常项目外汇收支同比增长28%。

(二)持续推进资本项目外汇管理改革创新

升级推出的台资企业资本项目管理四项便利化政策已全部落地。持续释放资本项目收入支付便利化等六大政策红利,为自贸区企业办理7.65亿美元试点业务。协助平潭综合实验区申请QDLP(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试点资格,支持开展QFLP(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试点,吸引股权投资资金1.91亿美元。

(三)不断优化外汇金融服务

开展“千名客户经理进万家企业”汇率风险中性宣传与避险产品推介活动,累计举办线上线下宣传1万余场次,上门走访企业1.56万家,指导商业银行为企业外汇衍生品交易减费让利1.2亿元。全辖外汇衍生品履约金额同比增长74%,新增办理外汇衍生品企业占比达38%。在跨境金融服务平台全国首批上线“出口信保保单融资”应用场景,保单融资额位列全国前茅;全辖银行通过该平台发放贸易融资较疫情前增长79%,其中中小微企业占比超五成。

(四)“零容忍”打击外汇市场违法违规行为

联合福建省公安厅等部门开展打击跨境涉汇违法犯罪比武练兵活动,建立涉汇案件线索联合研判中心,有效形成跨部门打击合力。参与破获地下钱庄、跨境赌博等涉汇犯罪案件10余起,延伸协助相关部门查获骗退税、帮助信息网络犯罪等案件(线索)20余起,有效维护外汇市场健康秩序。


责任编辑:沙鹏成
首页 | 版权声明 |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公共服务 | 衣食住行 | 日常消费 | 图片 | 视频 | 区域

Copyright © 2020-2029 福建新消费 福建消费网 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福建联合信实律师事务所 邱兴亮律师
闽ICP备20009188号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10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