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消费网

加大纾困力度 帮扶受疫情影响的重点行业、企业、人群渡过难关

来源:福建新消费 作者: 发布时间:2022-06-29 10:54:20    分享到:

2022年以来,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决策部署,在人民银行总行和福建省委省政府的指导下,人民银行福州中心支行、外汇局福建省分局主动作为,参与制定福建省贯彻落实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的实施方案,强化对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有效稳定市场预期、提振市场信心,全力推动福建经济稳增长。

QQ截图20220629104335

image

人行福州中心支行党委委员、副行长江涛

加强金融总量保障,助力稳定福建经济大盘

全省金融业稳健运行,社会融资规模快速增长,5月末,福建省社会融资规模比年初增加6696.77亿元,同比多增1733.59亿元;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7.22万亿元,同比增长14.6%;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6.83万亿元,同比增长14.2%。重点行业和薄弱环节中长期贷款快速增长,5月末,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3462.5亿元,同比增长40.3%,增速比上年同期高3.6个百分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批发和零售业中长期贷款余额1272.99亿元,同比增长26.6%;铁路运输业中长期贷款余额1007.61亿元,同比增长16.1%,增速比上年同期高9.5个百分点;餐饮业中长期贷款余额12.84亿元,同比增长34.8%,增速比上年同期高18.4个百分点。

加大纾困支持力度,帮扶受疫情影响的重点行业、企业、人群渡过难关

一是加强对中小微企业等受疫情影响重点人群的金融支持。指导金融机构认真落实延期还本付息政策,鼓励其对符合条件的受疫情影响的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货车司机办理无还本续贷业务,按照市场化原则自主协商贷款还本付息方式,应延尽延;对受疫情影响暂时失去收入来源人群的个人住房贷款、消费贷款,灵活采取延后还款、延长贷款期限、延期还本等方式,不单独因疫情因素下调贷款风险分类、不影响征信记录,且免收罚息。加快建设“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着力提升金融机构服务小微企业等市场主体的意愿、能力和可持续性,普惠小微贷款增量扩面。5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03万亿元,同比增长22.3%,增速比各项贷款高7.7个百分点;有效支持159.39万户小微经营主体,较年初增加2.96万户。其中信用贷款余额1299.42亿元,同比增长26%,增速比各项贷款高11.4个百分点。

二是充分保障受疫情影响信息主体合法权益。福建本土疫情期间,指导辖内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接入机构主动排查、精准识别受疫情影响的“四类群体”,截至一季度末,全省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累计为50057个自然人、4831家企业调整还款安排或征信记录,其中小微企业4138家,占比达85.66%。

三是运用两项直达工具接续转换政策强化金融稳企纾困。今年以来,人民银行实施普惠小微贷款延期支持工具和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计划两项直达工具的接续转换,对符合要求的地方法人银行发放的普惠小微贷款,按贷款余额增量的1%提供资金,鼓励扩大普惠小微贷款投放。截至5月末,已向84家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发放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激励资金1.8亿元,推动金融机构向普惠小微企业增加贷款投放182亿元。近日,国务院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要求,将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的资金支持比例由1%提高至2%,我们将充分利用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额度及支持比例加倍政策,增强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普惠金融服务能力。

四是推动碳减排支持工具等创新货币政策工具落地。联合省政府相关部门组织召开全省专项再贷款政策宣传贯彻电视电话会议,从建立定期监测机制、促进银企对接、加大政策宣导等方面,进一步推动各项专项再贷款稳步有序在福建落地。截至5月末,省内金融机构合计对接碳减排相关项目190个,累计发放碳减排贷款140.64亿元(其中获得碳减排工具支持的累放金额为110.29亿元),加权平均利率为3.90%;合计对接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相关项目11个,累计发放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贷款18.57亿元(其中获得再贷款支持的发放额为8.81亿元),加权平均利率为3.18%,保障能源安全稳定供应。

多点发力推动降本减负,深度释放政策叠加效应

一是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充分发挥今年4月建立的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作用,引导金融机构降低存款利率;持续释放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改革效应,推动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1至5月,全省人民币贷款加权平均利率4.96%,同比下降26个基点;其中,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4.10%,同比下降24个基点,普惠小微贷款加权平均利率4.86%,同比下降25个基点。

二是降低中小微企业支付手续费。引导17家银行机构提高银行账户服务费、人民币结算服务费、刷卡手续费等8个规定项目让利幅度,17家银行机构新增支票手续费、银行询证函、不动户管理费等32个自主减费项目。截至5月末,全省降费规模4.18亿元,惠及247.73万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

三是优化企业银行账户服务。指导银行机构开通小微企业简易开户绿色通道,截至5月末,全省99.35%的对公网点可提供简易开户服务,小微企业开户平均用时缩短60%。引导全省所有对公网点接入福建省“一网通办”平台,实现小微企业注册和预约开户同步办理,惠及1.8万户小微企业。1至5月,全省新开立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基本户开户量同比增长16.41%,较新开立企业(含个体工商户)基本户开户量同比增速高8.33个百分点。

四是及时高效做好增值税留抵退税资金退付工作。与福建省财政厅、税务局建立落实留抵退税政策会商机制,出台政策实施方案,确保政策红利直达市场主体。截至6月24日,福建省各级国库办理退税6.05万笔,金额503.59亿元,惠及纳税人超5.23万户。

积极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提振市场主体发展信心

引导银行机构创新林业碳汇、生猪活体、财政奖励款权利抵(质)押等产品,为中小微企业以动产和权利进行抵(质)押融资创造条件。截至5月末,全省市场主体在动产和权利担保统一登记公示系统登记担保业务32.89万笔,累计上传账款24941笔、金额3551亿元。鼓励供应链核心企业、银行机构通过中征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帮助上游中小微企业开展应收账款融资。截至5月末,累计推动全省17家核心企业、3家地方法人银行机构与中征平台对接,促成交易10805笔、融资2965.9亿元。

优化企业营商环境,稳住福建外贸外资基本盘

一是大力支持中小微企业贸易融资。2019年试点以来,福建省(不含厦门,下同)共有21家银行机构通过跨境金融服务平台为320家企业办理出口贸易融资业务9450笔,折合257亿元人民币,月均放款金额较疫情前(2019年)增长66.4%,其中中小微企业融资笔数占八成。特别是今年二季度以来出口信保保单融资业务稳步攀升,4月份,银行机构通过跨境金融服务平台发放保单融资金额环比增长108%;5月份,发放保单融资笔数环比增长92.3%,笔数与金额均创试点以来新高。

二是不断强化汇率风险中性理念培育和跨境产品服务供给。1至5月,银行机构为3888家企业开展汇率避险面对面辅导,推动1198家企业办理外汇衍生业务,其中首办户占比33%;银行外汇衍生产品签约130亿美元,同比增长33%,签约口径的外汇套保率为26.9%,较2021年提升8.7个百分点;为办理衍生产品的中小微企业减费让利5617.2万元人民币,其中为首办企业减费让利402.1万元人民币。依托福建省外汇与跨境人民币业务自律机制开展跨境金融产品服务“码”上行动,将34家银行511种跨境金融产品统一形成电子宣传码,一站式推送至市场主体,进一步提升外汇金融产品与服务的供给效率。

三是持续提升贸易投融资便利化水平。1至5月,全省跨境人民币收支金额2893.06亿元,同比增长54.65%,新增2000余家企业开办跨境人民币业务;持续扩大优质企业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覆盖面,由试点初期的3家银行、4家企业扩大到5月末的11家银行、27家企业,赋予审慎合规银行及信用优质企业更多自主权,累计办理试点业务5241笔、金额105.93亿美元,形成“企业越诚信、手续越便利”“银行越合规、审核越自主”的示范效应;积极推动市场采购联网平台优化升级,跨境贸易新业态结算便利化惠及更多市场主体,1至5月,全省市场采购出口37.5亿美元,同比增长25.6%。不断深化资本项目便利化服务,1至5月,支持非投资性外商投资企业进行境内股权再投资金额超1800万美元;为106家企业办理约1200笔资本项目外汇收入支付便利化业务,笔数、金额同比增长20.4%、12.6%。支持非金融企业多笔外债共用一个外债账户;允许企业线上申请外债登记,签约笔数、金额同比增长7.5倍和5.6倍。推动资本项目数字化服务试点落地,累计办理金额超4000万美元,我省新增1家试点法人银行,成为继广东省、浙江省后全国第三个法人银行开展资本项目数字化服务试点省份。

 

 

 

 

 

 

 

 

 

 

 



责任编辑:沙鹏成
首页 | 版权声明 |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公共服务 | 衣食住行 | 日常消费 | 图片 | 视频 | 区域

Copyright © 2020-2029 福建新消费 福建消费网 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福建联合信实律师事务所 邱兴亮律师
闽ICP备20009188号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10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