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当前疫严峻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福州各县(市)区市场监管局积极行动,充分发挥市场监管职能,借力“四强”,持续抓紧抓实抓细“五小行业” 疫情防控各项举措,全力以赴推动社会面清零,坚决打好疫情防控攻坚战。 01、强部署、明职责 近日,各县(市)区市场监管局积极牵头公安、商务、文旅等相关部门和乡镇(街道),细化工作方案,成立“五小行业”联合督导组,明晰各主管部门工作职责。对标对表全面摸排“五小行业”纳管户数及人数,为后续整治行动提供依据。 02、强督导、压责任 为健全工作机制,落实好四方责任,形成各成员单位共同参与,分片包干带队联合督导的良好局面,各县(市)区市场监管局带队落实创建“无疫社区”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的各成员单位深入一线,对辖区“五小行业”经营户进行督导检查。 03、强分类、保成效 加强重点人员健康管理,督促药店、外卖等重点行业经营主体落实疫情防控主体责任;加强药店防疫整治,强化对从业人员核酸检测的督导;同时,加强沿街商铺防疫整治。 04、强宣传、入人心 配合市委宣传部及卫健部门发动广告公司已在全市电梯轿厢内屏幕上新增投放防疫海报1.2万面。督促相关区县市场监管部门,累计向商户发放《“无疫小区”倡议书》4479份、《规范市场经营者价格行为提醒告诫函》2096份,督促引导经营者落实防疫主体责任,自觉规范经营。 各区县局的战况如何?一起来看! 台 江 区 11月21-23日,台江区市场监管局落实创建“无疫社区”专项工作,对辖区内“五小行业”落实疫情防控措施进行检查。 共出动检查人员228人次,摸排、检查“五小行业”经营户576户,指导落实扫码验码、测温、佩戴口罩等疫情防控措施349户,督促“五小行业”(五金、日杂、便利店等)人员按规定频次核酸检测315人,对发现问题屡教不改的经营主体停业整顿6户。 仓 山 区 仓山区市场监管局利用“互联网+”手段,进行网格化覆盖管理。通过省重点行业人群核酸检测监管系统共录入1130人,全员核酸检测呈阴性;督促零售药店通过闽政通APP审核报送“四类”药销售登记记录94627条,向属地疫情防控部门报送617条顾客黄码和2条顾客红码异常信息。 晋 安 区 截至11月23日,晋安区市场监管局落实创建“无疫社区”专项工作,对辖区内“五小行业”落实疫情防控措施进行检查,共出动338人次,摸排、检查“五小行业”经营户1847户,签订三方责任书3862份,指导落实扫码验码、测温、佩戴口罩等疫情防控措施1358户。 检查人员督促“五小行业”经营主体落实疫情防控主体责任,督促“五小行业”人员按规定频次核酸检测13134人次,对1户发现问题屡教不改的经营主体进行停业整顿。 马 尾 区 根据区委、区政府部署安排,马尾区市场监管局及时督促区冷链食品疫情防控工作专班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开展冷链行业大检查。 重点检查卡口管理、从业人员核酸检测、货物管理及台账和环境管理等方面。10月25日以来,共检查冷库200余家次,每次督促约800名进口冷链从业人员完成核酸检测。 长 乐 区 11月21日至23日,长乐区市场监管局共出动督导人员50人次,督促检查“五小行业”经营户214户,目前已纳入“一单位一库一台账”管理累计506户;督促“五小行业”人员按规定频次核酸检测34人,通过属地市场监管所,帮助2户未申领场所码的商家现场打印场所码并张贴,对发现问题屡教不改的经营主体停业整顿4户。 加强重点人员健康管理,督促药店、外卖等重点行业经营主体落实疫情防控主体责任,共计纳管外卖平台(站点)16个,796人;纳管药店200家,606人。加强药店防疫整治,强化对从业人员核酸检测的督导,长乐区药店从业人员核酸检测达标率达到99%以上。 加强沿街商铺防疫整治,11月23日,共出动执法人员62人次,累计出动2129人次,在全区十八个乡镇街道展开全面排查并加强对经营者进行引导教育,要求其按照规定落实各项防疫措施。当天共检查沿街商铺416家,累计检查23669家,关停商铺0家,累计关停795家。 连 江 县 11月21-23日,联合督导小组对“五小行业”落实创建“无疫社区”四方责任疫情防控措施进行联合检查。 连江县市场监管局共出动检查人员104人次,摸排、检查“五小行业”经营户800户。发现共性问题:部分临街商铺未张贴机构码、流程图等,抽查1118名从业人员核酸检测情况,其中215人核酸检测情况不符合频次要求,均已进行督促整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