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消费网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天上掉馅饼,地上必有陷阱!

来源:省市场监管局;市局反不正当竞争处;福州市场监管 作者: 发布时间:2022-12-23 18:05:31    分享到:

传销是社会的毒瘤,不但严重扰乱正常的经济社会秩序,而且使参与者及其家庭深受其害,严重危害到社会稳定。

为进一步强化打击传销宣传教育,提示警示传销风险,切实提高人民群众识别、防范传销的意识和能力,震慑传销违法分子。

12月22日下午,2022年福州市“打击传销”科普宣传活动在福州广播电视台举行。

image

本次活动由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指导,福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福州市公安局联合主办,采用线上直播的形式,通过典型案例分享、主题创意喜剧表演等市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传销活动的危害、科普新型传销活动的特征,提高市民识别、防范传销活动的意识,自觉抵制、远离传销。

image

活动通过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福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官方抖音号同步直播,引发数万网友关注。

网络传销穿“新衣”

瞄向老年人和年轻人群体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日益普及,近年来,不法分子开始利用互联网实施开展网络传销犯罪活动,相对传统的传销,这种新型网络传销组织手法更隐蔽,没有时空限制,具有门槛低、无接触、分散化、传播更广更快等特点,危害性大。

image

同时,不法分子把目光瞄向老年人群体,打着养老政策的旗号,以提供养老服务为名,不断引诱老年人以缴纳费用或者购买服务等方式获取加入资格,再鼓动其不断引诱他人参加,形成层级分明的传销组织,骗取老年人钱财。

此外,不法分子还以合伙创业、优质项目等为诱饵,骗取年轻毕业生的信任,开展非法传销活动。

部门联动持续高压

全方位打击新型传销

针对新型传销的特点和危害,福州建立了由公安、市场监管部门联合牵头的“福州市打击防范传销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形成打击合力,深入推进打击网络传销专项执法行动,全力挤压网络传销生存发展空间,持续巩固、深化创建无传销城市、“无传销社区(村)”活动,积极发动群众识别、抵制、拒绝传销,社会各界防范传销的意识明显增强,传销蔓延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

2022年,福州市市场监管局在全市范围内部署为期8个月的打击网络传销专项执法行动,充分发挥市场监管和公安部门联动机制,持续加大力度,重点打击网络购物型传销、网络投资理财型传销、网络创业型传销以及其他严重损害人民群众利益、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的网络传销活动,全年共排查涉传线索7条,稳妥处置各类涉传事件、舆情,及时消除可能存在的风险隐患。共立传销案件3起,结案1起。

image

image

image

福州市公安机关依托“e体+”智慧赋能体系,始终将破大案、挖源头、捣窝点、摧网络作为主攻方向,坚持打大、打深、打精,全力摸清传销组织网络结构,锁定传销犯罪骨干人员,查明涉案主要资金流向和关键证据,适时对传销违法犯罪的组织者、领导者实施顶层打击。

image

截止目前,全市公安机关共立组织、领导传销案件69起,破案30起,抓获犯罪嫌疑人93人;成功依托公安部云端系统发起传销领域全国集群战役1条,全国数据协同1条;接收公安部下发传销领域部署应用73条,完成战果45条,有力策应了全国打击传销犯罪战局。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一夜暴富往往只是黄粱一梦。”福州市市场监管局提醒广大市民,参与和组织传销活动都是违法犯罪行为,拒绝诱惑,远离传销

反传销小课堂

传销惯用伎俩

市民一旦发现疑似传销行为,就要提高警惕,以免上当受骗。

伎俩一

传销组织极力鼓吹“传销能使人迅速发财致富”,但加入者交纳成百上千“入门费”或高价购买毫无用处的商品后,到头来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伎俩二

传销组织者擅长胡吹乱侃,花言巧语,他们往往把传销说成是“加盟连锁”“网络销售”“电子商务”等,不择手段诱骗他人交钱入伙。

伎俩三

传销组织以上课、培训、开会等名义,租用民宅对新加入者进行集中封闭强制“洗脑”,传授种种骗人牟财方法。

伎俩四

传销组织者擅长利用亲情、乡情、同学情,把善良的人民骗到人地生疏的异地,骗其入伙,稍有反抗,就采用恐吓、威逼、控制人生自由等非法手段,迫其就范。

伎俩五

传销组织者为了扩大团队,竭力逼迫参加者发展下线,极少数上线头目从下线人员身上获取大量血汗钱,绝大多数下线人员损失惨重,血本无归。


责任编辑:沙鹏成
首页 | 版权声明 |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公共服务 | 衣食住行 | 日常消费 | 图片 | 视频 | 区域

Copyright © 2020-2029 福建新消费 福建消费网 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福建联合信实律师事务所 邱兴亮律师
闽ICP备20009188号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10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