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24日,宁德市召开2023年全市知识产权工作会议,研究部署今年工作。 专利方面 一是加快高价值专利培育。强化“数量布局、质量取胜”导向,力争到2023年末,全市新增专利授权5500件,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突破3.5件。其中,通过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受理预审专利案件不低于1200件,预审周期压缩至4.6个工作日。 二是促进知识产权转化运用。打通线上线下专利开放许可信息共享、产学研深度融合的专利转化“最后一公里”;采取备案和认定“两步走”的方式加快专利密集型产品备案登记;着重加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专利保险等金融管理服务。 三是推进知识产权强企建设。加大优势企业挖掘培育,全年获批知识产权优势企业不少于15家;推动企业知识产权贯标认证和管理体系运行优化,实现从“政府推”走向“市场要”。同时,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等重大项目完成3个以上专利导航项目。 四是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效能。深化与公检法司等部门协同保护机制,打造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生态系统”;加强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非正常申请专利核查处置和重点领域行政执法保护。 五是完善知识产权综合服务。线上建好用好“知创宁德”服务平台,线下规范信息服务网点运作,加强知识产权管理服务和信息宣传,健全完善便民利民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网点体系。 商标方面 一是着力注重创造,提升商标品牌质量。强化商标申请和注册方面指导,指导更多的经营主体申请注册商标;挖掘地域特色资源,建立地理标志培育梯队,鼓励八大特色产业集群打造区域品牌,倡导商标品牌海外布局; 二是着力严加监管,提促商标品牌规范。加大商标日常监管,及时受理、转办商标侵权投诉和违法举报,切实维护商标权利人和消费者合法权益。注重商标代理监管,规范商标代理行为,坚决抵制商标恶意抢注和违规代理行为; 三是着力推动运用,提增商标品牌效益。发挥商标品牌集聚、整合、引领作用,带动相关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促进地理标志运用提升,加强地理标志为载体的区域品牌运营指导,推动地标产品品牌化市场化;助推福鼎白茶产业发展,持续开展“福鼎白茶产业再发展,宁德市场监管在服务”主题活动,配合做好福鼎白茶保护示范区中期评估工作; 四是着力强化保护,提振商标品牌效力。加强与相关执法部门开展联动保护和联合执法,创新与行业协会、电商平台、中介组织等合作机制,加强跨行业、跨部门信息共享和执法协作;严查商标违法侵权行为,深入开展“蓝天”“铁拳”等专项整治行动;强化地理标志保护监管,指导更多符合条件的地理标志授权企业申请使用专用标志,保护产品品质、维护地理标志声誉。 为更好推动工作落实,市市场监管局还组织了地标管理办法、专利转化运用两个专场培训。分别针对《地理标志专用标识使用管理办法(试行)》以及中央服务业发展 (专利转化专项计划)资金宁德市支持范围和标准进行深度解读。以期用政策扶持和奖补兑现两个“大招”为着力点和突破口,掀起全市知识产权工作新一轮热潮。 市市场监管局黄远航局长、林阿禄总工程师出席会议,强调以服务高质量发展为导向,以绩效营商考核为抓手,深入推进知识产权行政执法、驰名商标(地标)培育、专利转化运用、知识产权质押、优势企业培育、非正常专利申请核查处置、专利预审以及知识产权管理服务等重点工作,以切实举措精准应对知识产权工作的突出问题,并强化统筹协调,严格考核问效,确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推动我市知识产权创新创造实现新突破。(林书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