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李大爷近期接到一个自称是保险公司工作人员的电话,称回馈公司老年客户,为老年客户免费赠送一份医疗保险,只需添加微信,通过视频方式确认保单生效。李大爷表示自己使用老年机,无法添加微信。但对方仍继续不断向李大爷推荐免费赠送的保险,告知该保险同时兼具短期理财功能,收益高,适合老年人短期理财投资,挣一点养老金;期间也不断询问李大爷是否有在银行或保险做过投资。李大爷经常在小区参加保险公司的消费者权益保护宣传活动,有一定的风险防范意识,因此对该电话人员有防范心态,当即挂断电话。事后李大爷到就近的保险公司柜台咨询,经柜面人员分析,可能是遭到电信诈骗,因李大爷防范意识较强,才避免资金损失。 【风险提示】 1.学习金融知识,增强金融风险防范意识。消费者应主动学习金融风险知识,了解可能存在的金融诈骗行为,增强金融风险防范意识。 2.提高警惕意识,防范个人信息外泄。不法分子往往会利用老年人风险意识薄弱,利息高收益高等诱导老年人参与;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利用微信视频方式获取人脸信息,实施金融诈骗。 3.谨慎选择投资理财机构。老年人应理性选择适合自己的金融理财产品,深入了解产品特征,以避免资金损失。 (中国人寿三明分公司/邓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