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福建省消委会围绕消费咨询投诉热点,梳理出上半年我省消协系统消费维权典型案例5个,涵盖虚假宣传、预付式消费、宠物诊疗、承诺不兑现等民生问题。通过以案释法、剖析套路来警示经营者要恪守法律红线、诚信经营,同时也提醒消费者要提升风险识别能力、理性维权,更呼吁社会各方协同发力,共同营造更加安全、和谐的消费生态。 案例四: 宠物诊所收费不明引投诉 市场监管介入促规范 【案情简介】 消费者携带生病宠物猫到某动物诊所就医,仅接受抽血化验及采血部位简单包扎,就被收取460元。消费者质疑诊所乱收费且未明码标价,遂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经核查,该诊所未悬挂《诊疗服务项目价目表》,兽医仅口头告知收费金额,未说明具体项目、收费标准及依据,也未提供书面清单。最终,市场监管局责令整改并调解,商家退还消费者60元,并规范制作及公示《诊疗服务收费价目表》,确保收费公开透明。 【消协意见】 在提供诊疗服务前,该诊所未向消费者充分告知具体治疗内容、费用详细构成及预估总价等信息,也未获得消费者的明确同意,导致收费明细不清晰。依据相关规范,若诊所无法提供合理的成本依据,或收费显著偏离市场正常水平,应根据实际情况酌情向消费者退还部分诊疗费用。 【维权指引】 消费者选择宠物诊疗机构时,需查看其《动物诊疗许可证》及兽医执业资格证书等有效资质,确认合法行医资格;检查诊所是否在显著位置公示了详细的《诊疗服务收费价目表》,确保各项服务及对应价格明确清晰,避免仅凭口头报价接受服务。在诊疗过程中,需妥善留存服务协议、票据凭证、医疗病历、相关照片等材料,以便在发生纠纷时能够有效维权。 【相关法条】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第九条、第十条,《价格法》第十三条、第四十二条,《动物诊疗机构管理办法》第十七条。 |